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南发现奥陶纪末期深水型海绵动物群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奥陶纪大灭绝是地质历史上五次大的灭绝事件中最早的一次,发生于奥陶纪末期,时代为443—445百万年。经过40多年的研究,目前一致认为奥陶纪灭绝事件可以分为两幕,二者间隔约1百万年。在大灭绝第一幕至奥陶纪最末期这段时间内,很多化石门类先后被发现,如腕足类、三叶虫、珊瑚、笔石等;但是海绵化石鲜有记载,只有不具骨针的石海绵类和层孔海绵类有过零星报道。虽然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具有骨针的海绵化石,特别是布尔吉斯页岩型的海绵类群,不仅仅局限于寒武纪,而是具有较长的地质延限,然而至今为止,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其他国家,晚奥陶世有关非石海绵类的有骨针海绵化石记录仍较为稀少。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李丽霞博士等发现并报道了我国皖南晚奥陶世的深水型海绵动物群。这一动物群产于高家边组地层中,在时间上相当于赫南特晚期—鲁丹早期,横跨奥陶纪—志留纪界线。通过研究发现,该动物群主要由保存完整的硅质海绵组成,既有布尔吉斯页岩型海绵类群,也有与现生海绵特征极为相似的类群。这些海绵类群均产自深水、低能且生态位充足、竞争者较少的生态空间中。它们的辐射演化与奥陶纪末大灭绝期间全球性广布的缺氧事件以及大规模海侵有密切联系,而其特殊的保存方式很可能归因于泥质浊流的快速掩埋。

  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大灭绝前后深海生态系统变化以及构建古生代海绵动物宏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也为寻找奥陶纪末期特异埋藏动物群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关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刊物Scientific Reports。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Lixia Li, Hongzhen Feng, Dorte Janussen and Joachim Reitner. 2015. Unusual Deep Water sponge assemblage in South China – Witness of the end-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 Scientific Reports 5: 16060; DOI: 10.1038/srep16060.

相关话题/动物 生态 地质 辐射 空间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早二叠世蜓类研究显示南北羌塘不属于同一地块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西藏北部双湖至冈玛错一带存在一条东西向5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其来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条高压变质带是南羌塘地块和北羌塘地块在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高压碰撞所致,位于南北羌塘之间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是古特提斯洋的主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南北羌塘属于同一地块,这个变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酒泉盆地首次发现直翅目昆虫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酒泉盆地是我国陆相白垩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盆地内白垩系称为新民堡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虽经长期研究,其时代意见仍未统一。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团队在甘肃酒泉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工作,在玉门地区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采集了大量昆虫化石。这些标本不仅为昆虫区系和古生态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特异保存的磷酸盐化叶肢介卵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叶肢介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双甲目的成员,分布时代为泥盆纪至今。叶肢介卵通常很难保存为化石,因此其微观结构和保存方式少有研究报道。最近,南京古生物所泮燕红副研究员、王亚琼助理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廖焕宇等对热河生物群中特异保存的叶肢介卵进行了埋葬学研究和报道。  本次发现的叶肢介卵产自辽西四合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发现无珠孔管的类似麻黄植物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对于大多数植物学家而言,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是两个区分明确的植物类群。此前演化生物学家虽然一直努力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但均未成功。近日,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和国家兰科植物保护中心刘仲健教授报道了一种早白垩世的植物化石,则为跨越上述鸿沟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植物化石发现于我国辽宁凌源的义县组地层,被命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吴家坪期非海相孢粉生物地层学研究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石炭—二叠纪非海相地层在华北克拉通分布广泛,主要是以本溪组-孙家沟组之间的沉积序列为代表。长期以来,对于该段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主要依靠地层中保存的少量动物化石以及大植物化石。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孢粉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华北晚古生代非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了较大发展。至今已积累了不少孢粉研究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西藏拉萨地块白垩纪固着蛤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固着蛤是双壳纲马尾蛤目的统称,它们起源于晚侏罗世牛津期中期,至白垩纪末灭绝,繁盛于赤道和近赤道浅海区域,具有重要的分类、演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意义。尽管前人对我国青藏高原和塔里木地区的固着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其分类还需依据更多的化石材料予以进一步修订。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饶馨博士等根据西藏野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华南奥陶系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宝塔组是华南板块奥陶系一套特殊的岩石地层,在扬子区广泛发育和分布,从东到西绵延两千多公里、从南至北最长处有近千公里。该碳酸盐岩地层时代为晚奥陶世早期,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但其特殊的裂纹构造困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国内外的相关地层古生物学家已达一百年的时间,关于它的成因存在多种假说,至今没有定论。有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西藏拉萨地块空谷阶牙形类的发现及其古地理和古气候意义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当前国际二叠系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牙形类生物地层为标准,而拉萨地块二叠系牙形类化石的研究涉及相对稀少,更缺乏系统的牙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西藏北部申扎地区连续出露完整的二叠系地层,一直被视为拉萨地块二叠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基础的生物地层划分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袁东勋博士、张以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华南浅水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牙形刺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汤耙沟阶(~358.9-346.7Ma)是我国石炭系最下部的一个阶,由金玉玕等在2000年创立,对应于国际年代地层单位的杜内阶。汤粑沟阶命名源自贵州独山等地分布的汤粑沟组,该组由一套浅水相沉积序列组成。迄今为止,汤粑沟组生物地层格架的建立主要依托浅水底栖生物,如珊瑚类和有孔虫类等,导致其时代意义尚存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瑞典中部早、中奥陶世地层的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奥陶纪是显生宙以来生物宏演化的关键时期之一。该时期,海洋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即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同时,本次生物辐射事件伴随着较强烈的古环境变化,碳循环出现多次较强烈的扰动。迄今为止,在奥陶纪共识别出7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即MDICE、GICE、HICE、Kope,Fai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