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专家解读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化石网报道)据科技日报(张晔):全球首次发现的三维立体胚胎化石揭开了神秘的翼龙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堪称腕足动物“大百科”的属志研究有什么重要价值,古人类头骨长啥样,古老的树木如何生长……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发现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中国许昌发现的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化石》等十项研究成果上榜。这十大进展,不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有助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而且推动了公众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

3D化石穿越亿年回到“翼龙伊甸园”

“当时这一地区是一个大型湖泊,雨量充沛,气候相对温暖,翼龙就生活在大型湖泊边缘,以湖中大量的鱼类为食,把它们的蛋产在湖岸边的沙滩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描绘了距今约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新疆哈密戈壁雅丹地区的“翼龙伊甸园”。

汪筱林团队经过10余年连续的野外科考,在新疆哈密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恐龙化石标本,其中有215枚翼龙蛋,其中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3D)的胚胎化石,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3D翼龙胚胎,也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

“翼龙不是会飞的恐龙,它们两者关系比较近,有共同的祖先,从距今约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几乎同时在地球上出现,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同时绝灭,在地球上生存了约1.6亿年。两者占据不同的生态空间,翼龙是飞行动物,空中霸主,以食鱼为主,也有少量类群吃昆虫和植物等。”汪筱林说。

此次发现的天山哈密翼龙,胚胎、幼年、亚成年和成年个体都有很多,而且发现大量的雌雄个体,组成一个白垩纪翼龙伊甸园。根据化石推测,哈密翼龙最大翼展可达3.5—4米左右。

但是,科研人员发现翼龙小时候“会走不会飞”。通过扫描3D胚胎,可以看出它们的后肢发育速度比前肢快,孵化之后只能走不能飞,牙齿还没有萌出,还不能主动觅食,需要父母照料。

据汪筱林推测,这些翼龙遇到突发的风暴,导致湖边的、湖底的物质和岸边湿润沙子里的翼龙蛋等卷在一起,被快速地搬运、沉积和埋藏。而翼龙骨骼分散但完整,则说明它们是带着皮肉被埋藏的。

30年不离不弃书写中国腕足动物“四库全书”

由中科院院士、南古所研究员戎嘉余主编的《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也被评为十大进展之一。

这本用英文编撰的中国腕足动物化石属志,涉及的化石记录来自显生宙的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跨越了约4.5亿年的地质历史,涵盖了1883年至2015年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腕足动物属。

腕足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有壳无脊椎动物。它曾经是海洋中个体最丰富、多样性最高、分布最广的优势类群,但目前仅在少数海域才有零星分布。腕足动物群频繁演替的兴衰史,称得上是地球生物宏演化过程的一个缩影。

“腕足动物生活在古生代海域深约200米以内的海底,基本不动。因此,它能精确反映沉积盆地的演化史,对板块运移布局变化有很强的指示意义。”该书副主编、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詹仁斌说。

詹仁斌介绍,中国是腕足动物化石赋存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大规模地质调查中,发表了大批论文,创建了中国很多特有的新属,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科研发现多未与国际同行形成互动,存在重复研究现象,且论文多以中文发表或仅附英文摘要,国外学者也无法了解中国腕足动物的研究成果。

为了摸清家底,1986年金玉玕院士提议并开展长达8年的分工写作。但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编写工作被搁置。2008年,戎嘉余院士领衔,沈树忠院士、詹仁斌研究员等一批中青年通力合作再次聚焦该志书的编写,最终于2017年初完成。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该书将所有依据中国材料建立的757个属级分类单元,全部收录进来,逐个给予编号、按规范记录并展示其模式种的图影。为国内外同行进行全球总结和宏演化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可靠资料。

10万年前头骨揭示中欧人种曾有基因交流

他们不是早期现代人、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海德堡人,也不是直立人。他们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之中。他们是谁?许昌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占扬、吴秀杰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于2017年3月,在《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河南许昌发现了新型古人类头骨化石。研究显示,在距今10.5万年至12.5万年前,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他们的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以及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混合特征。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境内可能并存着多种古人类群体,不同群体之间有杂交或者基因交流产生。

“许昌人为中国古人类演化的地区连续性以及与欧洲古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王永栋研究员说。

据介绍,“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在河南省许昌市的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2005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灵井遗址展开了连续12年的挖掘,发现了45件人类头骨碎片化石,包括完整的枕骨、部分顶骨、眉脊和颅底骨等,骨骼多数可拼接复原。经过科学家们拼接复原,一共发现了多个许昌人。

“许昌人头骨在枕圆枕上凹和颞骨内耳迷路半规管的形态上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相似,暗示了两个人群之间基因交流的可能性。”王永栋说。

2017年度其他古生物学重要进展

1.侏罗纪滑翔哺乳形类动物的新发现

新发现的滑翔动物属于哺乳形类动物基干支系,是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类群,也是所有哺乳动物漫长演化历程中已知系统位置最为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动物。这表明,滑翔功能和运动行为,在远古哺乳动物祖先类型就曾经演化出现。

2.华南寒武系底部有口无肛的微型后口动物

在我国陕南发现的毫米级球囊型动物化石——冠状皱囊虫,填补了原始后口动物的化石实证与分子进化钟预测的起源时间之间的鸿沟。皱囊虫代表着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或代表基础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珍稀过渡类群。

3.地质微生物记录海洋和陆地的极端环境事件

地质时期的细菌和古菌等微生物很难开展研究,而它们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更难识别。这项研究发现地质微生物不仅能够识别2.52亿年前引起最大生物灭绝的恶劣古海洋环境,而且能够识别最近35万年以来陆地发生的大干旱事件。

4.1.3亿年前早期鸟类化石揭示尾骨与尾羽独立演化

在河北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反鸟类多齿胫羽鸟,其尾骨与现代鸟类相似,但尾羽并非扇状,据此提出“犁状尾综骨与扇状尾羽在早期鸟类中相互独立”的假设,挑战了此前长期占主流的学术观点。

5.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

我国新疆塔城和美国纽约州的树木化石材料是地球上最古老树木的硅化保存化石,研究人员首次识别出了世界上最古老树木的内部解剖结构特征,并为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方式建立了理论模型。

6.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通过对一亿年前缅甸琥珀中昆虫和蘑菇的研究,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和社会性寄生现象。不仅发现了多种罕见的蘑菇化石,直接证明伞菌的多样性,还将蘑菇演化历史推前2500万年。

7.晚二叠世木材蛀孔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关系网络

研究发现了晚二叠世蛀木甲虫在松柏类植物茎干中高度复杂化的蛀孔构造、蛀木甲虫特殊的取食行为和发育过程中显著的食性转变现象。该研究为探索昆虫的社会化和“农业化”现象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相关话题/动物 地质 胚胎 人类 交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远古庞然大物足迹化石提供线索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远古庞然大物足迹化石提供线索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几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学家已经能够描绘人类到达之前地球上生命的样子,但是长期灭绝的生物实际上并没有留下太多东西。对于大约1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的猛犸象等野兽来说,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化石来对它们进行研究。但最近在俄勒冈州发现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新品种恐龙大量被发现 或改变此前的认识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似乎每个人在孩童时代都对恐龙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倾听科学老师讲解恐龙如何生存和死亡的情况,我们观看关于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纪录片,不少人在成年后会认为了解了不少恐龙的知识。一项关于新品种恐龙发现频率的新研究表明,我们可能认为这一切都是错误的,并且我们对人类接管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粪便化石揭示恐鸟塑造新西兰生态系统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科学网(张章):当第一批人类在700年前登陆新西兰时,他们并没有发现哺乳动物。相反,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恐鸟”的巨型鸟类,以及许多其他的本土鸟类物种。很快,人们就把其中许多鸟“吃光了”。    现在,通过破译在鸟类粪便中发现的古代DNA,研究人员能更清楚地知道这些鸟类物种的灭绝对新西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埃及发现全新白垩纪恐龙化石——“曼苏拉龙”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埃及发现全新白垩纪恐龙化石——“曼苏拉龙”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近日,埃及曼苏尔大学科研人员对出土的白垩纪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埃及曼苏拉大学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早前在埃及的撒哈拉沙漠地带,挖掘出多件属于一种全新品种恐龙的化石,为非洲大陆上首次有完整的恐龙化石出土。专家形容化石是古生物学界遍寻已久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浙江“建德人”在现代人类起源理论的意义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今日建德(黄家豪):习近平总书记在2006年1月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发表的一篇文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中指出,“远在数万年前,浙江大地就已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更是进一步呈现出文明的曙光。”    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这些在新石器时代闪耀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以色列新出土化石改写人类进化和迁移时间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社会科学报(姚晓丹/编译):多国考古学家共同研究推定,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发现的一块化石,是目前非洲大陆以外出土的关于智人历史的最早凭证,改写了人类进化和迁移时间。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1月26日发文表示,过去一段时间,考古学家认为,在以色列的斯胡尔和卡夫扎两处考古遗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英国东德文郡石匠遛狗发现1.9亿年前鹦鹉螺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英国东德文郡石匠遛狗发现1.9亿年前鹦鹉螺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微特稿(欧飒):英国21岁石匠阿奇·法耶尔斯最近发现一块巨大鹦鹉螺化石,历史可追溯至1.9亿年前。这样一块化石有些专业收藏家一辈子都不见得能碰上,但是法耶尔斯发现它只用了15分钟。    家住东德文郡阿普莱姆的法耶尔斯在锡顿与莱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周口店直立人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存放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4颗周口店直立人牙齿-显微断层扫描及三维复原(潘雷供图)    周口店直立人肱骨-原件及显微断层扫描后的三维复原(邢松供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为最早的古人类家族成员之一,周口店直立人(猿人)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人和猿之间的演化空白。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中国寒武纪早期抚仙湖虫类揭示真节肢动物颚基原节的起源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两类抚仙湖虫形态构造复原图.a?c,Alacarismirabilis:a,左侧视;b,背视;c,头部细节(腹视);d,Chengjiangocariskunmingensis头部细节(腹视)。  (化石网报道)据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2月1日,《Nature》子刊《NatureCommun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辽宁建昌喇嘛洞九佛堂组发现新的蛙嘴翼龙类化石——喇嘛洞黄昏翼龙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科学网(唐凤):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吕君昌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辽宁建昌喇嘛洞九佛堂组发现一种新的蛙嘴翼龙类化石,将其命名为喇嘛洞黄昏翼龙。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英国伦敦地质学会《专刊》上。    吕君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昏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