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先基于在太湖构建的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利用强降水事件发生前后48景MODIS卫星影像数据评估了2004-2013年20次强降水事件过程中苕溪入湖河口及沿岸带水域高浑浊区面积、悬浮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发现强降水事件引起的高浑浊区面积最小为2.8 km2,最大可达302.8 km2,平均面积为43.7 ± 70.7 km2,高浑浊区面积与降水量存显著正相关,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加;强降水事件后河口及沿岸带悬浮物浓度显著高于降水前,由50.8 ± 23.9 mg/L增加到125.7 ± 62.4 mg/L。2013年10月6-8日最大的强降水事件累积降雨量达306.5 mm,造成高浑浊区面积高达302.8 km2,悬浮物浓度由降水前的62.8 mg/L增加到降水后的127.5 mg/L,高浑浊区由10月10日持续到10月23日,持续时间多达半个月。进一步基于太湖周边的无锡、宜兴、湖州、东山4个气象站点1965-2014年近50年日降水量观测数据分析发现,过去50年太湖周边地区暴雨(日降水量≥50 mm)、大雨(日降水量≥25 mm)出现的频次和累积降水量均显著增加,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加,势必引发流域更多的土壤侵蚀、山洪和高浑浊水体对湖泊的输入,进而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http://www.niglas.cas.cn/xwdt_1/yjjz/201512/W020151207422915938824.png)
2013年10月6-8日强降水事件引起的高浑浊区动态变化
![](http://www.niglas.cas.cn/xwdt_1/yjjz/201512/W020151207422915958803.png)
1965-2014年太湖地区暴雨和大雨出现频率和累积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
全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8125&do=blog&quickforward=1&id=94125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44257153020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