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上天入海开展“热”研究_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科学家近日获得两项有关“热”的研究成果。一项“上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观测数据找到热海星;一项“入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宣布“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一年”。

  记者20日采访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苏勃等天文学家,利用LAMOST发现一类新的太阳系外行星族群。

  人们已从上千个系外行星中找到一类特殊的存在,即热木星。它们的大小与太阳系中的木星相当,但表面温度极高,与宿主恒星的距离仅是木星距离太阳的五十分之一左右。

  天文学家说,通常每100颗恒星周围才有1颗热木星,并且它们附近难以发现其他行星,因此有关其形成和起源仍是一个谜。于是他们另辟蹊径,设法找到与热木星具有类似关键特征的其他行星族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探测到数千颗系外行星。如今,中国制造的全球光谱获取能力最高望远镜LAMOST“接棒”,对这些系外行星进行准确分类和系统研究。

  东苏勃及其研究团队利用LAMOST数据,研究了不同金属丰度情况下行星的轨道周期和行星半径分布,找到热木星的“表亲”,并将其命名为热海星。这是因为它们的平均大小与太阳系中的海王星类似。

  中国科学家认为,通过对含热海星的恒星系统进行高精度视向速度观测,可测量热海星的质量,研究其构成,或将找到热木星及其他短周期行星起源的线索。

  在海洋“热”研究方面,中国科学家分析观测数据发现,2017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从海面到2000米深度)的热含量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高出15万亿亿焦耳,这个数字相当于2016年中国发电量的699倍。

  “全球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稳健的指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成里京说,海水累积了全球变暖的主要信号。

  专家提醒,大西洋和南大洋是海洋变暖最为迅速的海区。海洋变暖将持续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冲击,还将进一步推动海平面上升,乃至改变洋流系统。

相关话题/海洋 观测 中国科学院 系统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