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纳米材料著名期刊Nanoscale(SCI一区,影响因子7.367)在线发表了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王建浩副教授题为“Bacterial species-identifiable magnetic nanosystems for earlysepsis diagnosis and extracorporeal photodynamic blooddisinfection”(“基于磁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脓毒症早期诊断与体外血液光动力灭菌”)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审稿人的一致好评,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论文(Outside Front Cover)及Nanoscale 2017热点论文(2017 Nanoscale HOT Article Collection,全年2000多篇论文中共34篇入选),这是我校首次在Nanoscale发表生物医学领域封面论文。常州大学为该篇论文的第一单位,我校兼职教授蒋鹏举和苏州大学医学部李永强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王建浩、蒋鹏举课题组长期从事纳米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抗菌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获得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面上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
脓毒症是由血液病原细菌感染所引发的一种严重的临床感染综合征,可引起组织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除早期诊断并及时采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可获痊愈外,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极高。本论文制备了一种可用于脓毒症早期检测及体外血液光动力灭菌的磁纳米颗粒复合体(Fe3O4-Ce6-Apt)。实验表明,Fe3O4-Ce6-Apt可以同时实现血液细菌的靶向识别与磁富集,成功诊断出由单一(S.aureus)或多种(S.aureus和E.coli)细菌引发的脓毒症。与金标准的血液培养法相比,具有可比拟的检测灵敏度(约10 CFU),但是却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1.5 h内)。此外,基于Fe3O4-Ce6-Apt纳米复合体的优异的光动力学效应,还成功完成了体外血液的光动力灭菌,灭菌后的血液可以重新输回到小鼠体内,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证明此Fe3O4-Ce6-Apt纳米复合体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讯员/黄龙、任涛 编辑/徐寅)


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nr/c7nr06373c#!divAbstract
Nanoscale 2017年度热点论文列表链接:http://pubs.rsc.org/en/journals/articlecollectionlanding?sercode=nr&themeid=5f600e1c-0e81-459e-aa1b-6c25fbb07d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