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4-02-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南京玄武湖畔,其前身为1930年创建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目前拥有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耕地保育”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等10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室及研究中心,包括3个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在内的高端科研支撑系统;高级科研人员11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87名。作为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我所一直肩负着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有30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已经发展成为土壤科学领域学科分支齐全,研究实力雄厚,研究手段齐备,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所为国家首批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含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学位点;工程硕士(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录取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享有良好的学习、居住和生活条件,而且还将获得较大幅度高于国家标准的奖助学金,其中包括普通助学金、等级奖学金和助研奖酬金等,以确保研究生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

二、培养目标

我所招收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招生计划

2014年度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42名(含硕博连读转博研究生、直博生)。

四、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

指导教师

专业、研究方向

 

张佳宝

董元华

何园球

王德建

朱建国

谢祖彬

王兴祥

李忠佩

贾仲君

周 静

生态学(071300)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积累和排放及其同位素示踪

土壤生态过程与调控技术

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调控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全球变化农田生态系统响应

稳定性同位素生态学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效应

有机物质转化与循环利用

环境生物技术与土壤微生物基因资源

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

 

蒋 新

周东美

徐仁扣

颜晓元

杨劲松

徐 华

尹 斌

陈梦舫

宋 昕

董元华

滕 应

吴龙华

施卫明

王德建

周健民

赵炳梓

段增强

沈仁芳

张桃林

王兴祥

高 娟

彭新华

丁维新

林先贵

褚海燕

孙 波

贾仲君

苏彦华

兰 平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污染过程与风险控制

表面化学原理与土水污染防治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效应

土壤退化及其环境效应

农田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

氮素环境化学与面源污染

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机理研究

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

环境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环境生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土壤重金属-抗生素复合污染风险

面源污染控制

村镇面源污染控制

污染物迁移转化及防控技术

病毒或可溶性有机质(DOM)在土壤中去向及其对地下水影响

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

可控环境农业与农产品品质

土壤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

环境土壤化学

环境土壤物理学

土壤环境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

极端环境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演变与环境功能

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环境胁迫分子生理学

植物适应环境逆境的分子生物学

           

陈梦舫

滕 

高 

宋 

吴龙华

杨劲松

                   环境工程(083002)     

地球化学演变与污染防治

环境生物修复工程

场地修复与资源化

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研究

土壤修复工程与风险控制

土壤退化防控与障碍土壤治理

赵其国

张桃林

张甘霖

潘贤章

史学正

彭新华

杨劲松

杜昌文

张佳宝

周东美

黄 标

颜晓元

徐仁扣

谢祖彬

尹 斌

吴龙华

蒋 新

周 静

朱建国

何园球

王火焰

赵炳梓

李忠佩

徐 华

丁维新

林先贵

滕 应

孙 波

褚海燕

土壤学(090301)

壤资源、土壤圈物质循环

红壤丘陵区耕地保育与环境承载力

土壤发生与分类

土壤资源遥感

水土保持

水土资源管理

土壤和水资源利用与管理

土壤信息传感及其应用

土壤结构-碳-生物协同促进及其对水和溶质迁移作用

土壤化学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土壤环境保护

酸化土壤的修复原理与技术

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碳氮循环及调控对策

土壤氮素循环与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土壤污染物界面过程与风险评估

土壤污染过程与生态效应

大气沉降及其土壤生态环境效应

土壤圈养分元素循环

土壤肥力演变过程与环境效应

土壤养分转化

基于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秸秆激发分解及其对土壤肥力影响机理

土壤生物化学过程

土壤生物地球化学

土壤碳氮生物化学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修复学

土壤-根系-微生物交互作用及其功能

土壤环境微生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分析

 

朱兆良

周健民

王火焰

杜昌文

施卫明

沈仁芳

马建锋

苏彦华

兰 平

段增强

植物营养学(090302)

土壤养分循环

土壤养分循环及生物环境效应

高效施肥原理

养分缓控释技术

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土壤环境胁迫与植物适应生理

土壤环境胁迫与植物适应生理

分子植物营养学

植物适应低磷的蛋白组学

设施农业、农业循环经济

 

史学正

于东升

黄 标

张甘霖

潘贤章

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0903Z1)

土壤资源与遥感信息

土壤资源与全球变化

资源演变分异规律与预测制图

数字土壤制图

土壤定量遥感,GIS应用

五、考试科目

1.初试考试科目

必考科目:英语 (中国科学院大学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每位考生可根据所报考的专业在a、b科目中各选考一门。

 

报考学科:生态学

a.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自然地理学

b.农业生态学、微生物学、环境土壤学、土壤地理学

报考学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a.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

b.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土壤学

     报考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

a.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土壤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土壤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b.土壤地理学、环境资源遥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法、农田水利学、地球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高等农业化学、分子生物学

      2.复试科目

     (1)英语听力(2)专业知识口试及综合素质考查

六、报考条件及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符合硕博连读转博报名条件的我所在读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5.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应具有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8.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9.三年学制的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两年学制或两年半学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需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1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考形式为“与普通招考生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请参照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相关条款。

11.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同上。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不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但必须在国科大博士生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七、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1.网上报名时间: 2013年12月10日-2014年2月10日。

2.网上报名方式:请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直博生”三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直博生”需持注册码方可进行注册报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应届生应按“普通招考”类别报考。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应同时向我所研究生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密封寄回);

(3)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或重新加盖单位档案主管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应提交本人研究生证复印件,并在入学前补交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硕士论文评议书和硕士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同等学力人员免交,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入学前补交);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报名费100元(汇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收);

(5)与《报考登记表》照片相同的正面一吋照片一张;

(6)准考证领取及联系的方式、地址;

(7)非应届毕业生考生必须提交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8)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提交其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两篇以上,或已获得的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证书(排名前五名)复印件;已选修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单(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9)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下载)。

(10)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在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的同时,还需提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连读申请表》。

(11)直博生须提交的材料包括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本科学习成绩单、推荐免试审批表、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等。

八、考试时间

1.初试时间:2014年3月22日-3月23日上午

2.复试时间:2014年3月23日下午-3月24日上午

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及有效证件到我所研究生部报到,参加考试。食宿、旅费及体检费用自理。

九、收费及待遇

按照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邮编:210008

联 系 人:贺发云、李慧琳  电 话:025-86881510,025-86881000(FAX)

E-mail地址:yjsb@issas.ac.cn

本简章如有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招生政策不符,以国科大招生政策为准。

相关话题/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