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导师简介----韩东育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3

教授信息 韩东育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年12月  
职  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所在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所学专业   办公电话 5099543  
传  真   E-mail dongyu_han@yahoo.com.cn
个人情况综述
  1979年9月-1986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97年10月-2001年8月,在日本国东京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Ph.D.)。研究方向为东亚思想史。出版专著两部,论文数十篇。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美国)、日本思想史学会会员(日本)、国际中国道家学术联合会会员(中国)、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79年9月-1986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97年10月-2001年8月,在日本国东京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Ph.D.)
 
社会学术兼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美国)、日本思想史学会会员(日本)、国际中国道家学术联合会会员(中国)、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
 
教学工作
 
主要科研方向
东亚思想史
 
主持科研项目

  1.[儒教文化圈研究],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1994年-1996年(个人项目,已结项)

  2.[徂徕学派“人情论”研究--从“脱儒入法”到“脱亚入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2002年-2005年(个人项目)

  3.[中国历史文化原典导读],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2002年-2004年(个人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Ⅰ.日本思想史
1.〈徂徕学与日本早期近代化的思想启蒙〉,历史研究〔北京〕,2002年第5期。
2.〈"仁"在日本近代史观中的非主流地位〉,历史研究〔北京〕,2005年第1期.
3.〈徂徕学派与法家的"人情论"〉,日本学刊〔北京〕,2002年第5期。
4.〈日本"近代化论"在时空定位上的两难〉,日本学刊〔北京〕,2003年第6期。
5.〈关于徂徕学"祖型"的再思考〉(日文),思想史研究第1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1年3月。
6.〈海保青陵"合理主义"的经路与韩非子〉(日文),思想史研究第2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2年3月。
7.〈关于荻生徂徕的"人情论"〉(日文),思想史研究第4号(东京),日本思想史?思想论研究会,东京大学2004年3月。
8.〈海保青陵的思想与法家〉(日文),日本伦理思想史中的中国文化要素[论文集](东京),东京大学2000年。
9.〈中日两国道德文化的形态比较〉,二十一世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2年6月号。
10.〈日本"圣人观"中孔子地位的两难〉,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3年10月号。
11.〈中国古代非自由传统与道德走势〉,二十一世纪(网络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4年3月号。
12.〈探寻德川儒教的真面目--读黑住真近世日本社会与儒教〉,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所,2004年12月号。
13.〈迟来而未晚:读现代儒学论兼论日本徂徕学〉,读书(北京),2000年第10期
14.〈从"脱儒入法"到"脱亚入欧"〉,读书,2001年第3期
15.〈丸山真男的"原型论"与"日本主义"〉,读书,2002年第10期。
16.〈江户日本与真正的"儒法之争"〉,读书,2003年第7期。
17.〈儒学的宗教化与帝国日本〉,读书2004年第8期;
18.〈中国法家与日本"徂徕学"〉,东方文化(广州),2000年第5期。
1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东亚发达地区的传播与影响〉,传统与时代[论文集](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
20.〈丸山真男学术立论中的事实与想象〉,日本学论坛(长春),2002年第3-4期。
21.〈本体的解构与重建:日本徂徕学的一个解析〉,日本学论坛(长春),2003年第3期。
22.〈海保青陵与日本近世新法家〉,近世中日思想交流论集(北京),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3. 〈历史上东亚的儒学对话及其现代意义〉,日本学刊2005年第2期
24. 〈东亚的病理——一个外行的观察〉,读书 2005年第9期
Ⅱ.中国思想史
1.〈庄子灵肉哲学层次论〉,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人大中国哲学史1996.7转载)
2. 〈"有"是"有限","无"是"无极":对"有""无"千古成说的质疑〉,史学集刊(长春),1997年第1期(人大中国哲学1997.4转载)
3. 〈关于儒?道?佛三家的理论极限〉,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人大中国哲学史1996.7转载)
4. 〈中国文化现象中的"内平衡"与"外平衡"〉,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人大文化研究1997.7转载)
5. 〈不全与大全:庄子"残疾论"抉微〉,社会科学探索(长春),1997年第5期(人大中国哲学1998.2转载)
6. 〈关于阳明子"龙场悟道"的非学术寓意〉,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人大中国哲学史1994.10转载)
7.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上海),1999年第2期。
8.〈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人大中国哲学2002.7转载)。
9. 〈诸子"人兽观"理论与学说分合〉,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6期。
10.〈"心治"、"身治"与"法治"〉,史学集刊,1993年第2期。
11.〈韩非子著解老喻老五千言是否已名为老子〉,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12.〈老子17、18章中"焉"、"案"、"安"字究作何解:兼谈郭店楚墓竹简的定论意义〉,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13.〈颜回?道义?儒家士子的独立人格〉,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14.〈儒家"尊老"思想中的自然情感原则〉,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6期。
15.〈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纲要〉,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文摘报1064期摘要)。
16.〈中国传统"平衡论"的前提假设与反假设〉,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Ⅲ. 史学理论与中国古代史
1.〈异性的双向排斥与需求:婚姻形态嬗变过程新探〉,史学理论研究(北京),1993年第1期。
2.〈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式与中国史研究的事实思考〉,东师史学[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中国史研究亟待走出误区〉,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6年第5期。4.〈从周代社会结构看"礼"的社会功能〉,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先秦史1986年第10期转载。)。
5. 〈殷民入周后的变与不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
6. 〈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天津师大学报(天津),1994年第1期。

著作:
1.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再诠释 编著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 专著 中华书局 2003年

 
鉴定成果目录
 
获奖情况
  1.研究--著作天人·人际·身心: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获1996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2.教学--1996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主办之“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3.关于徂徕学“祖型”的再思考获2002年宋庆龄基金会第三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研究成果一等奖

  4.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获2005年度吉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