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冶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地理楼412
电子邮件:weiy742@nenu.edu.cn
个人简历
魏冶(1983-),吉林梨树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及GIS应用。联系方式:weiy742@nenu.edu.cn。曾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Applied Geograph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Remote Sensing》《Sustainability》《地理学报》《铁道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研究成果被SSCI/SCI/CSSCI/CSCD等数据库收录,与恩师修春亮教授合作发表专著一部(第二作者),2015年获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13年所发表论文《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与《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绿地可达性评价》分别被评为2016年度与201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参加完成的《辽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项目获得2018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排名第三)。现为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Remote Sensing》Reviewer board成员、《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期刊编委,曾担任《Applied geography》《Citi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of Remote sensing》《Papers in Applied geograph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Complexity》《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旅游学刊》《自然资源学报》等杂志审稿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负责和参与横向课题多个。教育经历:2013.07-2015.07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 博士后2011.10—2012.10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 人文地理学 联合培养博士2009.09—2013.07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城市与区域规划 博士2007.09—2009.07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硕士(保送)2003.09—2007.07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工作经历:2016.06-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副教授2013.07-2016.06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讲师主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中南地区城市网络韧性研究(2020-2023),57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格局 (2015-2017),22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青年项目(14QNJJ024):空间联系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城市多中心性研究 (2014-2016)发表著作:修春亮,魏冶 等著,《“流空间”视角的城市与区域结构》,科学出版社,2015年。发表论文:[1]Ye Wei, Wei Song*, Chunliang Xiu, Ziyu Zhao, The rich-club phenomenon of China's population flow network during the country's spring festival, Applied Geography, Volume 96, July 2018, Pages 77-85, ISSN 0143-6228, https://doi.org/10.1016/j.apgeog.2018.05.009.(SSCI,2017IF: 3.117)[2]Wei Ye, Liu Hongxing, Song Wei, Yu Bailang? Xiu Chunliang*, 2014? Normalization of time series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s for urban growth analysis with Pseudo Invariant Featur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28(1):1-13. (DOI: 10.1016/j.landurbplan.2014.04.015) (SSCI/SCI,2018IF:4.994) [3] Wei Ye*, Wang Qi, Xiu Chunliang,Wang Nan. Featured graphic. An earthquake risk map of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5, 47(12):2436-2437.(SSCI,2017IF:2.152)[4]WEI Ye, Chen Zuoqi*, XIU Chunliang, YU Bailang, LIU Hongxing, 2019. Siting of Dark Sky Reserves in China Based on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and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Method.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9(6): 949–961. (SCI)[5]Aoshuang Liu, Ye Wei*, Bailang Yu,Wei Song. Estimation of Cargo Handling Capacity of Coastal Ports in China Based on Panel Model and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Data[J].Remote Sensing. 2019, 11(5), 582; doi: 10.3390/rs**[6]Ying Jin, Ye Wei*, Chunliang Xiu, Wei Song,Kaixian Yang.Study 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assenger Airline Network Based on Network Motifs Analysis.Sustainability 2019, 11(9), 2484; https://doi.org/10.3390/su**[7]Lingzhi Wang, Ye Wei, Hichem Omrani, Bryan Pijanowski, Jarrod Doucette, Ke Li, Yang Wu, Analysis on residential density dynamics in USA-a case study in southeast Wisconsin,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Volume 52,2020,101866,https://doi.org/10.1016/j.scs.2019.101866.[8]赵梓渝,魏冶*,杨冉,王士君,庞瑞秋.中国人口省际流动重力模型的参数标定与误差估算[J].地理学报,2019,74(2):203-221.[9]修春亮,魏冶,王绮.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大连市城市韧性评估[J].地理学报,2018,73(12):2315-2328.[10]赵梓渝,魏冶,庞瑞秋,王士君,冯章献*. 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研究——兼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J].地理学报,2017,72(6):1032-1048. [11]赵梓渝,魏冶*,王士君,庞瑞秋. 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J].地理研究, 2017,36(4): 647-660.[12]赵梓渝, 魏冶, 庞瑞秋, 等. 2017. 中国春运人口省际流动的时空与结构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36(8): 952-964. [Zhao Z Y, Wei Y,Pang R Q, et al. 2017. Spatiotempor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flow during the 2015 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6(8): 952-964.]. DOI: 10.18306/dlkxjz.2017.08.004[13]魏冶,修春亮,刘志敏,陈伟.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J].地理科学.(2016.8.26)[14]魏冶,修春亮,庞瑞秋,姚雪松.沈阳市百强企业空间集聚与空间组织关联[J].经济地理,2014,8, 89-95+110.(CSSCI)[15]魏冶,修春亮,王绮.空间联系视角的沈阳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4,137(3):83-88.(CSSCI)[16]魏冶,修春亮,高瑞,王绮.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绿地可达性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479-487.(CSCD)[17]魏冶,修春亮,孙平军.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 地理研究,2013,32(9):1679-1687.(CSCD,CSSCI)[18]魏冶,张哲,修春亮. 煤炭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空间结构——以阜新为例[J]. 地理科学,2011,31(7):850-857. (CSCD)[19]魏冶,修春亮,赵映慧. 基于GIS的东北地区铁路运输空间极化动力机制分析[J]. 铁道学报,2010,32(3):111-118. (EI,CSCD)[20]庞瑞秋,腾飞,魏冶*.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2014,10:1210-1217.(CSCD)[21]董超,修春亮,魏冶.基于通信流的吉林省流空间网络格局[J].地理学报,2014,69(4):510-519.(CSCD)[22]高鑫,梁振民,魏冶.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对外贸易的地理格局[J].世界地理研究,2013,4.(CSSCI)[23]高鑫,修春亮,魏冶. 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视角及其中国化研究[J]. 人文地理,2012,126(4):32-36+160. (CSSCI)[24]李一曼,修春亮,魏冶,孙平军. 长春城市蔓延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 经济地理,2012,32(5):59-64. (CSSCI)[25]孙平军,修春亮,丁四保,魏冶. 东北地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15-723.(CSSCD)[26]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J]. 地理科学,2012,32(4):450-457. (CSCD)[27]程淑佳,魏冶. 中国原油进口地域格局演进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3):42-49.(CSSCI) [28]陶佩春,魏冶,王绮. 城镇化发展潜力分析与战略路径选择——以通化为例[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1-55.[29]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 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0):1172-1179. (CSSCI)[30]王绮,修春亮,魏冶.沈阳城市空间扩展及“资金流”视角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14,9/10.(CSSCI)[31]陈伟,修春亮,陈金星,王女英,魏冶. 中国城市间交通流强度的空间格局[J]. 人文地理,2015,04:116-122. (CSSCI)[32]陈伟,修春亮,柯文前,俞肇元,魏冶.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特征[J]. 地理研究,2015,11:2073-2083. (CSSCI/CSCD)[33]姚雪松,冷红,魏冶,庞瑞秋. 基于老年人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供给评价——以长春市主城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5,11:218-224. (CSSCI)[34]王绮,修春亮,魏冶,张林静.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就业可达性评价[J]. 人文地理,2015,02:78-82. (CSSCI)[35]李一曼,修春亮,魏冶,孙平军.浙江三大城镇群空间组织与结构演变[J].经济地理,2016,36(11):47-53.[35]王绮,魏冶.基于非经济生物量的中国耕地碳汇空间分布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8):928-932.[36]甘静,张羽慈,魏冶,杜金涛.吉林省高铁经济下的旅游效应研究———以长珲高铁为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38(1):135-140. [37]李孟桐, 杨令宾, 魏冶. 2016.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模型研究: 以上海市绿地可达性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35(8): 990-996. [38]姚雪松,冷 红,杨青山,魏 冶.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长春市公园布局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3):142-149.[39]姚雪松,冷红,魏冶,庞瑞秋.基于老年人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供给评价——以长春市主城区为例.经济地理,2015,35(11):218-224. (CSSCI)[40] Wang Yang, Wang Deli, Wei Y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s of housing price and 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 in China\'s cities, 2013.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e of Conference. Published in:Geoinformatics. ISSN :2161-024X.(EI)[41] Ye Wei, Zhiming Liu, Nan Ze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sour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Overlay and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ArcGIS Engine.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ISCRAM-CHINA and GI4DM Conference Harbin, China, August 2008.(ISTP)[42] Ye Wei, Zhiming Liu, Yuanyuan Song, et al.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of Impervious Surface in Changchun, China Based on Normalized Image.\"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2008. and 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ETT and GRS 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ol. 1, pp. 815-818. IEEE, 2008.(EI, ISTP)
社会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IJ RS》与《Remote sensing》审稿人
《Cities》审稿人
获奖情况
2015年研究《利用伪不变特征要素进行DMSP-OLS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校正暨城市空间扩展分析 》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13年所撰写论文《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获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13年8月24日)。2017年所发表论文《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教学信息
本科生课程:《交通与市政工程》《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与区域研究方法》《政治地理学》研究生课程:《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城市规划前沿问题》《城乡规划案例分析》
科研信息
主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格局 (2014-2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青年项目(14QNJJ024):空间联系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城市多中心性研究 (2014-2017)发表著作:修春亮,魏冶 等著,《“流空间”视角的城市与区域结构》,科学出版社,2015年。发表论文:[1]Wei Ye, Liu Hongxing, Song Wei, Yu Bailang? Xiu Chunliang, 2014? Normalization of time series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images for urban growth analysis with Pseudo Invariant Featur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28(1):1-13. (DOI: 10.1016/j.landurbplan.2014.04.015) (SSCI/SCI) [2] Wei Ye, Wang Qi, Xiu Chunliang,Wang Nan. Featured graphic. An earthquake risk map of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5, 47(12):2436-2437.(SSCI)[3]赵梓渝,魏冶,庞瑞秋,王士君,冯章献. 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研究——兼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J].地理学报,2017,72(6):1032-1048.[4]赵梓渝,魏冶,王士君,庞瑞秋. 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J].地理研究, 2017,36(4): 647-660.[5]赵梓渝, 魏冶, 庞瑞秋, 等. 2017. 中国春运人口省际流动的时空与结构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36(8): 952-964. [Zhao Z Y, Wei Y,Pang R Q, et al. 2017. Spatiotempor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flow during the 2015 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6(8): 952-964.]. DOI: 10.18306/dlkxjz.2017.08.004[6]魏冶,修春亮,刘志敏,陈伟.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J].地理科学.(2016.8.26)[7]魏冶,修春亮,庞瑞秋,姚雪松.沈阳市百强企业空间集聚与空间组织关联[J].经济地理,2014,8, 89-95+110.(CSSCI)[8]魏冶,修春亮,王绮.空间联系视角的沈阳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研究[J].人文地理,2014,137(3):83-88.(CSSCI)[9]魏冶,修春亮,高瑞,王绮.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绿地可达性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479-487.(CSCD)[10]魏冶,修春亮,孙平军.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 地理研究,2013,32(9):1679-1687.(CSCD,CSSCI)[11]魏冶,张哲,修春亮. 煤炭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空间结构——以阜新为例[J]. 地理科学,2011,31(7):850-857. (CSCD)[12]魏冶,修春亮,赵映慧. 基于GIS的东北地区铁路运输空间极化动力机制分析[J]. 铁道学报,2010,32(3):111-118. (EI,CSCD)[13]庞瑞秋,腾飞,魏冶*.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2014,10:1210-1217.(CSCD)[14]董超,修春亮,魏冶.基于通信流的吉林省流空间网络格局[J].地理学报,2014,69(4):510-519.(CSCD)[15]高鑫,梁振民,魏冶.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对外贸易的地理格局[J].世界地理研究,2013,4.(CSSCI)[16]高鑫,修春亮,魏冶. 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视角及其中国化研究[J]. 人文地理,2012,126(4):32-36+160. (CSSCI)[17]李一曼,修春亮,魏冶,孙平军. 长春城市蔓延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 经济地理,2012,32(5):59-64. (CSSCI)[18]孙平军,修春亮,丁四保,魏冶. 东北地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15-723.(CSSCD)[19]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J]. 地理科学,2012,32(4):450-457. (CSCD)[20]程淑佳,魏冶. 中国原油进口地域格局演进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3):42-49.(CSSCI) [21]陶佩春,魏冶,王绮. 城镇化发展潜力分析与战略路径选择——以通化为例[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1-55.[22]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 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0):1172-1179. (CSSCI)[23]王绮,修春亮,魏冶.沈阳城市空间扩展及“资金流”视角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14,9/10.(CSSCI)[24]陈伟,修春亮,陈金星,王女英,魏冶. 中国城市间交通流强度的空间格局[J]. 人文地理,2015,04:116-122. (CSSCI)[25]陈伟,修春亮,柯文前,俞肇元,魏冶.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特征[J]. 地理研究,2015,11:2073-2083. (CSSCI/CSCD)[26]姚雪松,冷红,魏冶,庞瑞秋. 基于老年人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供给评价——以长春市主城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5,11:218-224. (CSSCI)[27]王绮,修春亮,魏冶,张林静.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就业可达性评价[J]. 人文地理,2015,02:78-82. (CSSCI)[28]李一曼,修春亮,魏冶,孙平军.浙江三大城镇群空间组织与结构演变[J].经济地理,2016,36(11):47-53.[29]王绮,魏冶.基于非经济生物量的中国耕地碳汇空间分布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8):928-932.[30]甘静,张羽慈,魏冶,杜金涛.吉林省高铁经济下的旅游效应研究———以长珲高铁为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38(1):135-140.[31]李孟桐, 杨令宾, 魏冶. 2016.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模型研究: 以上海市绿地可达性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35(8): 990-996. [32]姚雪松,冷 红,杨青山,魏 冶.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长春市公园布局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3):142-149.[33]姚雪松,冷红,魏冶,庞瑞秋.基于老年人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供给评价——以长春市主城区为例.经济地理,2015,35(11):218-224.[34] Wang Yang, Wang Deli, Wei Y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s of housing price and 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 in China\'s cities, 2013.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e of Conference. Published in:Geoinformatics. ISSN :2161-024X.(EI)[35] Ye Wei, Zhiming Liu, Nan Zeng,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sour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Overlay and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ArcGIS Engine.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ISCRAM-CHINA and GI4DM Conference Harbin, China, August 2008.(ISTP)[36] Ye Wei, Zhiming Liu, Yuanyuan Song, et al.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of Impervious Surface in Changchun, China Based on Normalized Image.\"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2008. and 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ETT and GRS 200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ol. 1, pp. 815-818. IEEE, 2008.(EI, ISTP)
其它信息
具有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循环经济与开发区转型升级等问题的规划实践。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魏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12
相关话题/地理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徐志伟
徐志伟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土壤生物化学,湿地生态学办公电话:办公地点:地理科学学院217电子邮件:xuzw647@nenu.edu.cn 个人简历徐志伟,博士,副教授。2005-2012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12-2015年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生态学专业就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学,土壤生物化学,重点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张明明
张明明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湖沼学办公电话:办公地点:地理楼217室电子邮件:zhangmm165@nenu.edu.cn 个人简历张明明,博士,副教授。2007-201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1-2016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湖泊、湿地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杨令宾
杨令宾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地理系统建模与应用、地理系统灾害建模与预测办公电话:办公地点:电子邮件:yanglb872@nenu.edu.cn 个人简历教育经历1979—198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7,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83—现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 社会兼职 吉林省遥感学会理事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赵建军
赵建军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全球气候变化遥感办公电话:0431-办公地点:地理科学学院电子邮件:zhaojj662@nenu.edu.cn 个人简历一、个人简介赵建军,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全球气候变化遥感、植被物候遥感、植被碳循环遥感、农业遥感、城市遥感、时空大数据挖掘、城市GIS、GIS应用与开发。国家公派赴美留学一年,发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赵红艳
赵红艳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自然地理与湿地生态办公电话:**办公地点:地理楼208室电子邮件:hyzhao@nenu.edu.cn 个人简历1991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毕业后,考入泥炭沼泽研究所,开始学习泥炭沼泽。1994年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自然地理和泥炭沼泽两方面研究,在泥炭古环境重建、泥炭资源利用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这些年先后成功研制了泥炭水煤浆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朱建华
朱建华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行政区划办公电话:zjh198827@163.com办公地点:地理学院421室电子邮件:zhujh133@nenu.edu.cn 个人简历朱建华,1988年2月出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政治地理学(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地理学(城镇化)、旅游地理与规划等领域的研究。社会兼职: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周丽君
周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办公电话:NULL办公地点:电子邮件:zhoulj990@nenu.edu.cn 个人简历NULLNULL 社会兼职 获奖情况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优秀奖 长春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教学信息 (数据来源:教务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陈斯娅
陈斯娅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 研究方向:办公电话:办公地点:电子邮件: 个人简历 社会兼职 获奖情况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教学信息 (数据来源:教务处) 科研信息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论文:1.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Spectral-Spatial Distan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宗盛伟
宗盛伟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山地植被生态办公电话:办公地点:地理科学学院404电子邮件:zongsw049@nenu.edu.cn 个人简历2004.9 - 2008.7 青岛大学地理系就读于地理科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2008.9 - 2010.7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就读于自然地理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0.9 - 2014.12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陈静
陈静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职 称:讲师 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教育办公电话:办公地点:电子邮件:chenjing@nenu.edu.cn 个人简历1998.9-2002.7: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2002.7-2007.3: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团委书记兼辅导员 2007.3-2010.9: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办公室 科长(2005.9-2008.7 东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