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春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20

基本信息
李春杰女硕导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电子邮件: lichunjie@iga.ac.cn
通信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邮政编码: 150081

研究领域

生物防治: (1)昆虫病原线虫—土壤害虫—栖息环境的互作;(2)微生物对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作用及机理




招生信息

硕士1名

招生专业
090301-土壤学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招生方向
生物防治
昆虫病原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


教育背景

2008-09--2011-12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
2003-09--2006-07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
1997-09--2001-07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学士

学位
博士

学历
研究生

工作经历


自2001年7月毕业以来一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病虫害微生物防治工作。







工作简历
2018-05~2019-05,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问学者
2012-01~2012-06,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线虫系,访问学者
2010-01~现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研级)副组长
2008-10~2008-11,日本佐贺农业大学线虫实验室,访问学者
2006-09~2006-11,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细胞与遗传研究所植物病理实验室,访问学者
2004-09~2009-1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1-07~2004-08,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社会兼职
2017-12-11-2022-11-10,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届, 理事
2017-10-25-2022-10-24,黑龙江省山野菜资源保护与利用学会, 理事
2013-03-12-2019-12-30,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保护利用学会, 理事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主要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土壤害虫和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生物生态控制方面申请专利并获得奖励。






奖励信息
(1) 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三等奖, 省级, 2016
(2) 连作大豆胞囊线虫病抑制性土壤特性与发生机制, 二等奖, 市地级, 2016
(3) 环保型生物杀虫剂及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技术示范, 二等奖, 市地级, 2014
(4) 昆虫病原线虫低温储存研究, 三等奖, 市地级, 2013
(5) 品种混播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及增产效果研究, 三等奖, 市地级, 2012
(6) 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重大关键技术, 三等奖, 市地级, 2009
(7) 东北大豆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栽培, 三等奖, 市地级, 2008
(8) 昆虫病原线虫大量繁殖与应用关键, 三等奖, 市地级, 2007

专利成果
( 1 ) 一种用于寒区嗜菌异小杆昆虫病原线虫冷冻储存方法,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 1.1
( 2 ) 大豆根腐病复合型生防真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 200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1.X
( 3 )  一种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混播方法, 发明, 200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2.2
( 4 ) 提高昆虫病原线虫耐寒能力的方法, 发明,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9.2
( 5 ) 昆虫病原线虫的活体繁殖方法, 发明,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 9.7
( 6 ) 一种提高昆虫病原线虫侵染能力的方法, 发明,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3.X
( 7 ) 一种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发明,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7
( 8 ) 一种实现快速检测昆虫病原线虫对害虫寄主植物根识别现象的方法, 发明,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740


出版信息

在农业病虫害生物生态控治方面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39篇。

发表论文
(1)Study on host-seeking behavior and chemotaxis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using Pluronic F-127 gel,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2019,第1作者
(2)QTL mapping of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to southern root-knot nematode reproduction and root galling on soybean,Nematology,2018,第1作者
(3)昆虫病原线虫对舞毒蛾幼虫的侵染能力,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8,通讯作者
(4)Identification of HG Types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Heterodera glycines and resistance screening on soybean genotypes in northeast China,Journal of Nematology,2018,第2作者
(5)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土壤与作物,2017,通讯作者
(6)利用Pluronic三维胶系统研究植物寄生线虫的趋化性,土壤与作物,2016,第2作者
(7)Response of soybean genotypes to Meloidogyne incognita and M. hapl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China,Russian Journal of Nematology,2016,第1作者
(8)黑龙江省大庆市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种类和小种的鉴定,土壤与作物,2016,第1作者
(9)Identification of Meloidogyne spp. on potato seed tubers from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Journal of Nematology,2016,第2作者
(10)Evalution of root-knot nematode resistance in soybean cultiva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China,Journal of Nematology,2015,第1作者
(11)Effect of Soil Leachates of Soybean Genotypes and Rotation Systems on Egg Hatch of Heterodera glycines in Northeast China,大豆科学,2015,第1作者
(12)Three dimensional study of wounded plant roots recruiting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with Pluronic gel as a medium,Biological Control,2015,第1作者
(13)预处理方式对昆虫病原线虫冷冻存活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第1作者
(14)Pluronic gel, a useful medium to study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EPN) host habitat finding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ues from the plant,Journal of Nematology,2014,第1作者
(15)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大豆科学,2013,第1作者
(16)寒区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研究,应用昆虫学报,2013,第1作者
(17)新型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评价,土壤与作物,2012,第1作者
(18)黑龙江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和越冬情况调查初报,植物保护,2011,第1作者
(19)大豆根腐病拮抗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大豆科学,2011,第1作者
(20)黑土区坡耕地重茬大豆阻控技术研究,大豆科学,2010,第1作者
(21)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重茬大豆的田间效果,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第1作者
(22)木霉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作用,大豆科学,2009,第1作者
(23)异小杆线虫活体繁殖(Lowtek)技术筛选,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第1作者
(24)不同地势对大豆重迎茬障碍的影响,大豆科学,2008,第1作者
(25)耕作方式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第1作者
(26)不同培养方法对昆虫病原线虫质量影响及其评价,植物保护,2007,第1作者
(27)虫霉防治大豆蚜虫效果及其评价,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第1作者
(28)大豆地下害虫生物生态控制策略,大豆通报,2006,第1作者

发表著作
(1)Status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i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China,CABI (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s International),2016-12,第2作者
(2)昆虫病原线虫学,Entomopathogenic Nematology,科技出版社,2018-10,第5作者


科研活动

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的子课题、省自然基金、市创新人才项目、中科院重点实验室项目共7项,曾参加过国家科技创新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市科技攻关等项目10多项研究工作。


科研项目
( 1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甜菜综合试验站, 参与,国家级,2011-01--2020-12
( 2 ) 寒区昆虫病原线虫低温储存潜力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主持,省级,2011-01--2013-12
( 3 ) 大豆孢囊线虫与植物互作的分子基础, 参与,部委级,2013-08--2016-07
( 4 ) 品种混播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新技术示范, 参与,国家级,2012-01--2014-12
( 5 ) 东北地区农田中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菌广谱、强毒抗虫资源的挖掘, 主持,省级,2010-01--2011-12
( 6 ) 环保型昆虫病原线虫生物杀虫剂的研发与应用, 参与,部委级,2010-01--2012-12
( 7 ) 连作大豆胞囊线虫病抑制性土壤特性与发生机制, 参与,国家级,2010-01--2012-12
( 8 ) 寒区昆虫病原线虫生物学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主持,国家级,2017-01--2019-12
( 9 ) 昆虫病原线虫对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机制和对土壤线虫多样性影响, 主持,省级,2017-10--2020-11
( 10 ) 三江平原玉米抗倒伏技术研究, 主持,国家级,2017-10--2020-10
( 11 )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根蛆生防作用机制及非生物因素影响, 主持,市地级,2016-01--2019-12
( 12 ) 大豆孢囊线虫对预寄生阶段寄主的信号识别机制, 参与,国家级,2015-01--2018-12

参与会议
(1)昆虫病原线虫趋化性行为的三维研究中国昆虫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2017-10-11
(2)墙报展示:昆虫病原线虫趋化行研究美国线虫学协会的联合会议2016-07-17
(3)昆虫病原线虫与寄主昆虫栖境—植物根系互作的三维研究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09-09
(4)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根的趋化性研究第十二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2014-11-07
(5)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NJ菌株的发酵条件及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抑制作用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及第四届中美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李春杰2014-07-29
(6)黑土区不同地势对大豆连作障碍的影响黑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年会2011-12-22
(7)大豆根部和根际镰孢菌种群结构及动态黑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2009-12-16
(8)Inhibiting effect of biocontrol bacteria on soybean pathogenic fungiChunjie Li 2009-08-10
(9)Freezing Survival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Heterorhabditis sp. in Northeast ChinaChunjie Li2009-04-09
(10)昆虫病原线虫越冬条件及抗冻研究中国昆虫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8-08-21
(11)Evaluations of different methods on mass production of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Chunjie Li2008-07-13


合作情况

本人访问了相关领域研究单位: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线虫系、美国爱达荷大学、日本佐贺大学线虫实验室,并与这些单位开展了实质性合作,陆续联合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互派研究人员到对方实验室开展研究并联合发表文章。


项目协作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纽发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王鑫鹏硕士研究生071300-生态学

协助指导研究生
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1.王丽芳,研究内容: 寒区昆虫病原线虫耐寒性和生存策略,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生态学,2010年毕业
2.谭国忠,研究内容: 北方寒区昆虫病原线虫越冬条件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2008年毕业
3.刘海龙,研究内容: 拮抗大豆根腐病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研究,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2008年毕业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