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此,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冰冰教授、李全军教授团队和中国散裂中子源高压谱仪康乐研究员团队在《材料学报》(Acta Materialia 263 (2024) 119529)上发表了题为“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Surge Driven by Molecular-ionic Crystal Transition in Layered Antimony Triiodide under High Pressure”的研究论文。
在该文中,利用SbI3中压力诱导“分子-离子等结构相变”这一有趣现象,并结合原位高压光电特性表征,揭示了层状金属卤化物中成键属性、配位数和光电特性之间的内在物理规律。具体而言,SbI3的光电流响应随着压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4.4GPa时达到最大值100mA/W,达到初始压力值(8mA/W)的十倍以上,同时保持超低暗电流。SbI3光电流响应的大幅提升与其分子-离子等结构相变及其伴随的配位数增加和电荷离域化密切相关。当压力超过4.4GPa时,压力诱导R-3到P21/c结构相变以及配位数的减少则导致SbI3光电活性的急剧衰减。这些结果表明,强离子晶体特性、高配位数和电荷离域化将极大地提升层状金属卤化物的光电特性,并有望推广至其他层状功能材料的光电相关性质调控。

图1. 压力诱导SbI3分子-离子等结构相变。(a) SbI3的高压同步辐射XRD。(b-c)SbI3晶格参数和化学式单位体积与压力的演化趋势。(d-c) 计算的R-3相SbI3中Sb-I 键长和I-Sb-I键角与压力的变化。(f) 选定压力下R-3相SbI3的电子局域函数(ELF,ELF = 0.5)。

图2. 520nm激光照射下,高压下SbI3 的光电性能。(a) 外加偏压5V时,不同压力下SbI3的光电流曲线。(b)无光照时不同压力下SbI3的I-V曲线。(c)4.4GPa时,SbI3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的I-V曲线。(d) 总电流(Ion)、暗电流(Ioff)和光电流(Iph)与压力演化的关系。(e-f)SbI3的响应度(R)、外量子效率(EQE)和比探测率(D*)与压力的演化关系。
论文第一作者为李宗伦博士,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全军教授、刘冰冰教授和中国散裂中子源高压谱仪康乐研究员。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性课题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ctamat.2024.12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