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闻雁集》篇十二:周光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4-12-22
左侧图片选自林风眠画作《芦雁》
右侧书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题写
“闻雁”两字选自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五绝《闻雁》
学术探索路上的先生、同学和学生
——为了纪念的回忆
周光辉
作为有记忆能力的人类,特别喜欢开展纪念活动,每一种纪念活动都是对记忆的一次唤醒,人类正是在记忆的不断唤醒的过程中使文明得以传承,传统得以延续。今年适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1983年我考上吉大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受益者、参与者和见证人,十分幸运与吉大研究生院一同走过了40年的道路。还记得在吉大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作为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特别贡献奖的获奖代表发表了感言。弹指一挥间,又一个10年即将过去,我已临近古稀之年。回忆起40余年对自己学术探索道路上帮助和影响最大的人,就是先生、同学和学生。借张希校长约稿的机会,记录下在学术探索路上与先生、同学和学生交往的几段往事,以此美好记忆献给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
先生引领
学术道路是漫长的探索之路,尤其在起步阶段研究方向的选择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先生(研究生导师)的最大价值,就是通过引领学生的学术研究方向,减少学生试错的时间成本。我的本科专业是哲学,研究生专业是政治学,在学术探索起步阶段有幸得到了王惠岩先生和高清海先生两位大家的教诲和指导。
图1 1991年 6月,王惠岩先生(左二)与弟子周光辉(右二)、王彩波、薄贵利交流合影。
记得1986年6月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后不久,王先生就约我到他家里,对我说:“你留校后,要当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努力过两关:一是教学关;二是科研关。除了要努力备好课、讲好课外,要尽早确定未来的学术研究方向”。我虽然记住了王先生讲的话,但涉足政治学专业时间短,对国内外政治学研究现状的了解很有限,究竟怎么做,选择什么领域作为学术研究的方向,心里并没有数。留校第二年,学校社科处动员年轻教师申报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时要求自主确定项目选题申报,我试图把这次申报项目作为确定未来学术研究方向的一次难得机会,但由于当时自己对政治学的了解十分肤浅,还不知道研究什么课题重要,更没有任何确定研究选题的经验。我考虑良久,带着初步拟定的几个题目去征求王先生的意见。王先生听了,沉思片刻后说:“你把这次项目申报作为确定未来学术研究方向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你所考虑的几个题目都不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现在政治学正处于恢复重建阶段,你应选择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这不仅对政治学学科建设有意义,而且对你聚焦一个研究方向、成为有专攻的****有重要价值。政治权力既是构成国家组织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政治学核心的政治概念,建议你将‘政治权力’研究作为项目选题。”王先生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我当即决定接受先生的意见。当年申报教育部项目需要到北京向评审组专家现场汇报。我带着准备好的“政治权力研究”项目申报材料到现场向五位评审专家作了汇报,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这次项目申报成功,不仅明确了我从事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努力方向,更坚定了自己走学术道路的信心。项目结项后,我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开发了《权力政治学》课程。这门课从开始的政治学专业的选修课到后来的专业必修课,我一直讲到现在。
如果说王惠岩先生是引领我进入政治学学术殿堂、开辟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方向的引路人,那么,高清海先生则是引领我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引路人。留校任教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相结合的问题,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结合点。正当我迷茫的时候,1997年夏季的一天,大学同学邴正教授打电话告知我,高清海先生主持的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已结项,结项成果计划以学术著作的方式出版,但书稿中“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一章还没有合适的人撰写,高先生希望我来承担这一章的撰写工作。
图2 1997年,周光辉承担高清海等著的《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第五章撰写工作。
高先生的信任既让我感动,也让我感到有些不安,担心自己的研究水平达不到高先生的要求,会影响整本著作的质量。在邴正同学的鼓励下,我来到高先生家里,听先生介绍这本书的整体构想和写作思路。高先生以哲学家的睿智和远见谈了《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这本书的整体构想:“如果承认现代化不是西方化,那也就不能沿袭西方‘发展’的理论模式去对待中国问题,我们必须寻求和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情况的新的理论逻辑和发展理论。我们要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且还要为人类发展做出努力,就必须建立和创造我们自己的发展理论”(这段话也被高先生写进《社会发展哲学》的自序中)。即使在今天看来,高先生这段话都极具现实意义,更何况这是高先生27年前讲的话。听完先生对书稿的整体构想和写作思路,我明白了写作任务。完成这一章初稿后,在高先生的指导下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定稿后,高先生评价说:“这是有政治学的政治研究”。我深深地知道,先生的评价既是对我的肯定,更是走好未来学术道路的方向指引!在高先生“建立和创造我们自己的发展理论”的思想引领下,我以撰写《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为契机,开始了将政治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探索道路。可以说,做“有政治学的政治研究”已成为我后来学术研究中秉持的一种价值取向。
同学榜样
我很幸运,在40余年的学术探索路上,不仅遇到了王惠岩先生、高清海先生这样的引路人,还遇到了孙正聿这样一生以学术方式追求崇高的同学。我和正聿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同年考入吉大哲学系的,我俩都是长春人,年龄相差9岁。我与正聿之间的差距不仅是年龄上的差距,更是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上的差距。他是出于对哲学的热爱选择了哲学专业,而我是出于选择一个冷门专业的动机,选择了哲学专业。上大学初期,在《西方哲学史》课上,听高清海、邹化政等先生讲一些哲学家深奥的哲学理论,我经常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其要义。因此,课下我会经常向班里年纪大的同学求教。正聿是班里年轻同学十分尊敬的老大哥,自然也成为我求教的对象。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有一次从学校一起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我问了他几个课上不明白的问题,他都一一谈了自己的理解,对我启发很大。岁月无声,记忆有痕,那一刻已成为温馨的画面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中。
我留校任教后,虽然与正聿在不同专业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当我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遇到新的难题时总会想到求教老同学。记得2000年我通过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后不久,就到正聿家里,就如何指导博士研究生求教老同学。正聿把多年积累形成的指导博士研究生经验无保留地做了讲解,使我获益匪浅。我记下了正聿关于什么是理论创新的一段话:“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说,创新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释原则的创新;概念框架的重组;提问方式的变革;分析方法的改变;背景知识的更新;逻辑关系的转换。”这段宝贵的经验概括,后来成为我为研究生每年讲授《如何撰写合格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规范与方法》专题课必须介绍的内容。近些年,由于我们各自的学术任务都很重,接触和交流逐渐少了,但我们一直保持着十分纯粹的学术友谊,每一次相聚谈的都是各自正在进行的研究或共同的学术关切。
图3 1981年年底的集体照,后排左二孙正聿,左四周光辉。
正聿不仅是我引以为荣的同学,更是我学习的榜样。面对正聿,我一直想搞清楚两个问题:人是有惰性和容易自满的,是什么力量成为正聿一直保持不断求索的动力;人作为个人其内心总是容易孤独的,是什么因素促使正聿始终保持自信的人格魅力?在长期与正聿的交往中,特别是近些年来,通过阅读正聿的著作和听他的学术讲座,逐渐对正聿内在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入地理解。正聿不仅将“人应当尊重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这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更是把崇高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正聿把追求崇高的不懈努力融入治学和践行的全过程。在学术研究中,他实现了把科学的求真精神与关怀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在践行中,他实现了把学术研究和现代教养的有机结合。永不自满、勇于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精神和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在正聿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呈现,成为知行合一的典范。记得上个世纪末,正聿让我给他新出版的《崇高的位置》写一篇短评。在这篇短评中,我表达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正聿是我学习的榜样,他所达到的境界是我无法企及的,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学生相伴
自从本世纪初成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后,我面临着两个实际困境,一是政治学学科恢复时间短,存在着学科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二是我个人的知识积累不够系统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两种困境,我组织了研究生讨论班,并吸收刚留校的年轻教师参加。
图4 2013年10月,周光辉组织研究生讨论班的学术讨论。
讨论班由学生主持,初期以讨论各自的研究选题、研究框架和博士论文初稿为主要内容。通过研究生讨论班的形式,不仅在师门内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交流,发挥了各自的研究专长,有效地弥补了我个人知识上的不足,达到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效果。获益于研究生讨论班的交流,我有多名研究生的博士论文获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其中有一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一篇获提名奖。
图5 2011年11月,周光辉指导的殷冬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图6 2008年12月,周光辉(前排左一)与殷冬水(前排右一)在博士论文答辩现场合影。
图7 2009年9月,周光辉指导的林奇富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图8 2007年6月,周光辉(左三)与林奇富(右二)等在博士论文答辩现场合影。
2004年我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吸纳了青年教师和部分博士研究生参加。为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我开始与青年教师或博士研究生合作撰写科研论文。在原来研究生讨论班的基础上,增加了讨论科研论文的内容,并逐渐以此方式形成了研究团队。我与学生、同事彭斌教授有着十多年合作撰写论文的经历,我们合作撰写的多篇论文在《政治学研究》、《新华文摘》上发表或被全文转摘。我与学生、同事殷冬水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政府:一个公正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关于政府再分配职能正当性的思考”获全国高等学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我与彭斌合作完成的《其命维新:中国构建新型现代国家的道路与经验》、与王宏伟鼎新****博士后合作完成的 《对口支援:大国治理的中国经验》两部著作的序言和后记中,我都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师生相遇是一种缘,师生交流合作是一首歌!”
图9 2023年10月,周光辉主持研究团队研讨活动。
图10 2023年1月和2023年10月,周光辉与彭斌和王宏伟合作完成的两部著作。
在学术探索的路上有学生相伴而行,得到了来自学生的支持和帮助,是学术这一纽带,把我和学生联结成命运共同体。在长期指导学生和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师生之间只有平等相待、相互欣赏,才能相互成就。导学之间,导师要以身示范,保持谦虚开放的心灵,勇于超越自己。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才能履行好导师的责任。 获得各种奖杯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口碑。
在40余年的学术探索路上,先生引领方向使我眼中有光,同学的榜样和帮助使我胸中有情,学生相伴而行使我心中有爱。纪念活动不单单是纪念走过的路,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激励后学、开拓未来。为了纪念的回忆,不是对过去往事的简单再现,而是将往事通过重叙使之得以新生,这是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通过唤醒记忆,重温师生情谊,体悟学术人生的美好!
周光辉,1955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法学博士,师从王惠岩先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暨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政治学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自1986年留校任教以来,周光辉已在科研和教学领域耕耘近40载。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等国家核心学术期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相关文章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刊物全文转载,独立撰写或参与编辑了十余部著作及教材。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9次评选中,8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二等奖7次、三等奖1次。作为首席专家,周光辉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教学方面,常年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已培养了70余名博士,150余名硕士,培养的博士或硕士任教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其主讲的“政治学原理”课程获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