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闻雁集》篇四:李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4-12-22
左侧图片选自林风眠画作《芦雁》
右侧书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题写
“闻雁”两字选自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五绝《闻雁》
畴昔追梦 岁华拾珍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四十周年志庆
李勇
今年是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创立四十周年。受张希校长之邀来为这一盛大的庆祝活动写些什么。作为吉大数学人,我倍感荣幸,又惭愧万分。总觉得来校多年,我为吉林大学做的太少太少,感怀万千,难以言表。许多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1982年7月,我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并于同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85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在吉林大学数学系(今数学学院)任教,至今已工作将近四十年。1987年9月又于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在职攻读基础数学博士学位,并于1990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在吉林大学,我遇到了恩师周钦德先生。他是我的硕士和博士指导教师。他曾任数学系主任,为吉大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王柔怀和伍卓群先生带领一些教师转向偏微分方程研究,嘱咐周老师继续推进常微分方程的研究。他听从安排,不负所托,不仅守住了吉林大学常微分方程这块阵地,还开辟了定性理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像许多吉大数学教师一样,周先生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不辞辛劳。在他担任数学系主任时也不曾离开三尺讲台。周先生对我们呕心沥血,悉心指导,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生。
图1 上世纪八十年代,周钦德先生(右)和李勇(左)于南湖
周先生生活非常朴素。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西装革履时,他依然穿着“的确良”中山装。下班时常拎着兜子在四分局露天农贸市场买菜,有时我也随行,边买菜边探讨一些学术上的事情。周先生自己省吃俭用,可当得知我们学生生活有些困难时,他必定解囊相助,像慈父一样关心我们。可惜先生壮志未酬,不幸于1998年去世。我们永远缅怀周先生的品格和学术精神。可以告慰先师的是,承其教导,我和学生们坚持研究工作,在动力系统研究领域略有进展。尽管我如今华发苍苍,然时刻不敢懈怠。
我笃定自己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受到了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而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质量水平。我觉得数学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应包括两方面:一是“货真价实”的课程学习;二是专题讨论和前沿讲座。二者都非常重要,前者打造夯实人才的专业基础和素养,后者培育和开拓人才的研究视野和创新能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数学所的培养计划,如给研究生开什么课,用什么教材都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借鉴国内外名校的数学人才培养经验,特别是请教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大师等设置实施的。各门课的讲授老师都是精挑细选的,像江泽坚、王柔怀、孙以丰、伍卓群、谢邦杰、李荣华、冯果忱、周钦德、黄明游等都亲临教学第一线授课或开设前沿专题讲座。比如,江泽坚先生给老师和研究生做的关于 Lie 群的系列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结果和思想至今仍应用到我的研究工作中。
特别值得回味,且今天依然传承的是前沿问题讨论班。这项活动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充分交流,了解和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学术动态,包括新理论和新方法。学生可以从中习得什么是科研,怎样做科研,特别是对创新性研究有了初步的理解。讨论班时间一般雷打不动,即使不得已有事耽搁,也要想法补上。比如伍卓群先生,他那时是吉大校长,可是每周五的偏微分方程的大讨论班,几乎都准时参加。再比如孙以丰先生,他一直给我们研究生讲授代数拓扑和同调论。这些课抽象高深,学生们学起来一般会比较吃力,可是孙先生知识渊博,讲课时举重若轻,由简单到复杂,我们都学的很扎实、很深入。孙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中有著名****方复全院士,还有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邱瑞锋。老一辈数学家以身垂范,给我们树立了敬业为师、崇尚科学的光辉榜样。
我深深怀念八、九十年代在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习的那段美好时光。我们怀着刻苦学习、勇攀高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理想,每天清早结伴去跑步锻炼,白天上课听讲座,晚上结队去新一阶、新二阶、理化楼阶梯大教室或图书馆自习。闲暇时,偶尔打打牌或下下棋。每逢电视转播体育比赛,也会挤到宿舍自习室看电视,为中国队呐喊助威!第二天见到老师时还会交流昨晚的比赛。那时学习、生活都很充实,也很满足。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一人有困难,大家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吉大不愧是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她博大的文化底蕴让莘莘学子深为感佩。这里有许多令人景仰的科学大师和著名****,我们能倾听他们讲学、授课,亲耳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我们也会经常向他们请教,并得到他们最直接的学术指导。他们既是师长,也是同仁。刚工作时,孩子还小,无人看护,我时不时地抱着孩子去数学系资料室查资料,资料室的老师如唐奉怡师母、姚振娴老师、赵雅莉老师等都给予了很多帮助。记得有几次碰到敬爱的王柔怀先生也去查资料,他对我的孩子笑着说:“小娃娃,你这么小就上大学堂啦!”那时,尽管生活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可是我们思想上没有必须发文章的负担,一心努力学习,想着做出漂亮的研究成果。因此,精神都很饱满,学术思想活跃,许多同学的博士论文都做出了很有影响的研究工作,奠定了一生的研究基础。这么多年下来,我深深体会到,搞基础研究,特别是数学,要想做出大成果,取得大成绩,一个宽松学术环境和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图2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术研讨会:王柔怀先生(前排右一)、冯果忱先生(前排左一)、李勇(二排中间)和一些研究生
现在,现代化手段奇多,除了讲课、做讲座以外,很少提笔写字。然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创建四十周年这么重要的时刻,不能不写。想了很多,记得十多年前,在庆祝吉大数学六十华诞之际,我填写了一首词,些许不工,却切合此时心情,现摘录如下:
满江红
吉大数学六十志庆
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顺甲华章,彪北国、万腔难释。秋乍锦、橙妆山莽,云清空碧。硕果殷丰香沁野,红金绚彩多稠帛。醉南湖、船起又连波,歌潮脉。
生母爱,何能尺?同窗事,犹前夕。是丹心一片,衷情高格。即便天涯依海角,纵然生死坚磐石。吉大人、矢志永追求,宏图索。
《论语 为政》中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时光如梭,时不我待,在这社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吉大人一定要秉承“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只争朝夕,再创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事业辉煌发展的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五十年……
图3 2000年于吉林大学数学资料室,李勇(左二)与研究生
李勇,1958年5月生,吉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天元基金领导小组副组长(第八届、第九届),吉林省数学会理事长,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入选中国运筹学会首批会士;曾任吉林省政协委员,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吉林省运筹学会理事长,吉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第二届),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白山杰出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人才;曾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主持国家****基金,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伍卓群先生合编的《常微分方程》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吉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