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中,王利明教授首先从数据权益确权的法律依据与确权对数据流通和利用的激励效应出发,阐释了数据为何需要确权;指出数据权益具有双层结构,应当分别对信息来源者与数据处理者的权益进行确权,并强调应当建立数据处理者的财产权制度;提出数据权益的保护要注重维护数字人格权益,合同法保护方式应从鼓励交易转变为注重数据的流通与利用,侵权法保护方式需注重对数字时代损害多样性的应对,以彰显民法的人文关怀。王利明教授提出,数字要为法治赋能,以数字促进法治,但法治要规范数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治理更需要加强数字法治,法治要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在互动交流环节,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国家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吉林大学匡亚明****卓越教授房绍坤围绕数据权益确权的正当性基础、数据权益主体的界定及各自权益的边界划定、数字权益的内容及其登记问题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多名师生就数据权益的确权如何克服“反公地悲剧”、《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删除权的性质、人工智能是否享有民事主体地位等问题踊跃提问,王利明教授逐一解答。

“鼎新讲座”既是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际行动,也是全力推进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此次鼎新讲座由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社会科学研究院与法学院承办,学校师生代表400余人在现场聆听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