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主要领导介绍
姓名: 周其凤
职务: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吉林大学校长兼)
办公电话
e-mail
简介:周其凤,男,汉族 ,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与他人合著教科书一本:Xin-Jiu Wang and Qi-Feng Zhou :“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 ,World Scientific,Singapore ,2004;学术专著一部:《液晶高分子》(周其凤、王新久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申请发明专利2个。
1986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1988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1997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70年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1981年9月获硕士学位,1983年2月获博士学位,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 。198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副教授,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等职。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长,2003年6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秘书长 。从2001年6月起至2004年7月先后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11工程” 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2004年7月由国务院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姓名: 吴振武
职务: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理)
办公电话: 5166470
e-mail:
简介:吴振武,男,汉族,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76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取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师从于省吾教授,主修中国古文字学。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讲师,1987年升任副教授,1992年升任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考古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至1996年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1996年3月起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95年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任高级访问学人暨中文系研究员,2002年应邀赴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目前兼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汉达古文献资料库计划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1992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1994年被评选为首届“长春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被国家教委评选为首批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2002年被批准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姓名: 胡平
职务: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办公电话: 5166405
e-mail
简介:胡平,男,1956年生于吉林市,汉族。1975年参加工作。分别于1982年、1984年和1993年获原吉林工业大学数学力学专业和计算力学专业的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是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国际NUMIFORM2001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Int.J.Comp.Meth.Eng.Sci.&Mech.以及《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和《固体力学学报》编委;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塑性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车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和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程2组)专家组成员;吉林省首批及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政府特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吉林省副主委;吉林省政协常委;美国Michigan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4年赴日本神户大学工学部讲学和合作研究;1999年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访问学习与项目合作;2001年赴美国Michigan大学先进制造中心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做学术报告和访问研究;2004年赴韩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进行了专题演讲。
多年从事计算固体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车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以及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已在多学科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98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6篇次。他主持的科研项目成果“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与模具设计CAD/CAE/CAM一体化系统”获得2000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在自主开发CAE软件对解决国家汽车车身和模具制造业“瓶颈”问题方面的突出贡献,1998年,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评选并授予GM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