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分析化学学科创建于1952年,现由分析化学系、微分析仪器研究所和吉林省光谱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部分组成,主要从事基础分析化学教学研究、分析化学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及精密分析仪器的研制。该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27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1993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十多年来,在新的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分析仪器的研制、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基本完整的新的学科体系及五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即:(1)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金钦汉、于爱民教授等);(2)光谱化学分析(金钦汉、张寒琦、张忆华教授等);(3)电分析化学(孙长青教授等);(4)色谱分析(于爱民教授等);(5)化学计量学(任玉林、王洪艳教授等),并在一些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的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
(1)微波和微波等离子体分析化学。对微波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包括微波等离子体光谱法、微波消解、微波合成、微波萃取和微波热雾化等。首创了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光源和微波等离子体离子化检测器及采用该检测器的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发明了以MPT为光源的光谱仪;吉林大学以其技术入股建立了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现已批量生产。新一代MPT全谱仪也已研制成功。
(2)光谱化学分析。除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外,还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全谱仪。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面,发展了控制体积在线分离富集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联用,提出了一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的平衡雾化集中进样方法。在国内最先建立了激光增强电离光谱法。发展了一类固定入射角,同时测量所有波长信息的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还发展了一系列以高灵敏光度计为基础的便携式专用光度分析仪器,如甲醛检测仪,农药残毒检测仪等。一种全新的采用量子点编码微球和微芯片技术的流式生化分析仪和一种采用近红外漫透射技术的粮食品质快速检测仪的研究也已取得重要进展。与美国Purdue大学合作在小型离子阱质谱仪的研制方面则在矩形离子阱的研究中有了突破。
(3)电分析化学。酶电极和修饰电极方面致力于修饰材料和方式的研究。在复合电极方面,采用复合镀的方法制得了一种相当于集合微电极的电极,有较高的灵敏度。发展了一种反射式光谱电化学池,为电极过程作现场表征提供了手段。率先利用基于静电作用的多层自组装法构筑化学修饰电极,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修饰电极奠定了基础。
(4)化学计量学。首次将模式识别用于多元统计光度法,实现了地质样品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同时测定。在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和仪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该学科近年来曾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专题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3项,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科技发展项目3项,其他省部委项目15项。累计研究经费超过1000万元。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出版教材10种,专著2部,译著9部,获国家级教学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近200篇,被SCI引用次数超过100次的1篇,超过80次的1篇。
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建设目标是:在5年左右时间内,与校内兄弟单位一起创建一个精密分析和探测仪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分析测试技术和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努力将分析化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分析化学学科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