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姓名: 姜启川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硕士
Email:
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所研究方向: 凝固理论、晶体生长、燃烧合成、合金设计、固态相变、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和『博导专题讲座』
教育经历: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唐敖庆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材料强韧化及改性”研究方向和吉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全国重点学科“铸造合金设计、改性及凝固”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原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1992年评为教授;1994~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1996年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申请者自1989年以来,一直从事凝固理论、晶体生长、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燃烧合成、合金设计、固态相变、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10项(其中完成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在研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基础理论类)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发明类)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
科研项目: 在研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子课题:“先进金属复合材料可控复合制备理论” (批准号:2012CB619602),经费来源:国家科技部,2012.1-2016.12,项目经费360万元。项目负责人。
2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金属液内原位反应合成具有不同形状的纳米尺寸陶瓷颗粒的机制”(批准号:**),经费来源: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2012.1-2015.12,项目经费66万元。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燃烧合成亚微米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非平衡凝固及其组织控制”(批准号:**),经费来源: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2010.1-2012.12,项目经费38万元。项目负责人。
4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重大):“轿车用铝合金气缸体低压铸造模具及工艺开发”(合同编号:**),经费来源: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经费40万元,项目负责人。
学术论文: SIC收录杂志合计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论文他引988次,主要代表性论文如下(* - 代表通讯联系人):
[1] S.B. Jin, P. Shen, D.S. Zhou, Q.C. Jiang*(姜启川), “A Common Regularity of Stoichiometry–induced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 Nitrides and Diborides during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2, 12, 2814-2824.
[2]S.B. Jin, P. Shen, Y.J. Li, D.S. Zhou, Q.C. Jiang*, “Synthesis of spherical NbB2x particles by controlling the stoichiometry”, CrystEngComm,2012, 14, 1925–1928.
[3]Q.L. Lin, P. Shen*, L.L. Yang,S.B. Jin,Q.C. Jiang, Wetting of TiC by molten Al at 1123-1323 K, Acta Materiali , 2011, 59, 1898-1911.
[4]S.B. Jin, P. Shen, B.L. Zou, Q.C. Jiang*,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TiCx Grains During SHS in an Al-Ti-C System,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9, 9, 646-649.
[5]S.B. Jin, P. Shen, Q.L. Lin, L. Zhan, Q.C. Jiang*, Growth mechanism of TiCx during SHS in an Al-Ti-C system,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0, 10, 1590-1597.
[6]F. Qiu, P. Shen, Z.H. Jiang, T. Liu, Q.C. Jiang*, Strong work-hardening effect in a multiphase ZrCuAlNiO alloy,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8, 92, 151912.
[7]S.B. Jin, P. Shen, D.S. Zhou, Q.C. Jiang*,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nano–TiCx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by using carbon nano–tube as C source”,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1, 6, 515–521.
[8]Q.C. Jiang*, X.L. Li, H.Y. Wang, Fabrication of Ti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Scripta Materialia, 2003, 48, 713-717.
[9]H.Y. Wang, Q.C. Jiang*, X.L. Li, J.G. Wang, In situ synthesis of TiC/Mg composites in molten magnesium, Scripta Materialia, 2003, 48, 1349-1354.
[10]Q.C. Jiang*, C.L. Xu, H.Y. Wang, J.G. Wang,Y. F.Yang, Estimation of the shifting distance of the eutectic point in hypereutectic Al-Si alloys by the lever rule, Scripta Materialia, 2007, 56, 329-332.
[11]Y.J. Li, Q.C. Jiang*, Y.G. Zhao, Z.M. He, Behavior of aluminium in M2 steel,Scripta Materialia, 1997, 37, 173-177.
[12]Q.C. Jiang*, J.R. Fang, Q.F. Guan,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behavior of Cr-Ni-Mo cast hot work die steel, Scripta Materialia, 2001, 45, 199-204.
[13]T. Liu, P. Shen, F. Qiu, Z.F. Yin, Q.L. Lin, Q.C. Jiang*,T. Zhang, Synthesi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situ TiC-reinforced Cu-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 Scripta Materialia, 2009, 60, 83-86.
[14]S.L. Shu, J.B. Lu, F. Qiu, Q.Q. Xuan, Q.C. Jiang*, Effects of alloy elements (Mg, Zn, Sn)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ression properties of high-volume-fraction TiCx/Al composites, Scripta Materialia, 2010, 63,1209-1211.
[15]C.L. Xu, H.Y. Wang, C. Liu, Q.C. Jiang*, Growth of octahedral primary silicon in cast hypereutectic Al-Si alloys, Crystal Growth, 2006, 291, 540-547.
[16]P. Shen, B.L. Zou, Q.C. Jiang*, Effect of TiO2 addition on the combustion synthesis in the Ti-B4C system,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8, 23, 1327-1333.
[17]Y.F. Yang, H.Y. Wang, R.Y. Zhao, Y.H. Liang, Q.C. Jiang*, Reaction mechanism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reaction in the Ni-Ti-B4C system,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8, 23, 2519-2527.
[18]Y.F. Yang, H.Y. Wang, J. Zhang, R.Y. Zhao, Y.H. Liang, Q.C.Jiang*, The lattice parameter and stoichiometry of TiCx produced in the Ti-C and Ni-Ti-C systems by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08, 91, 2736-2739.
[19]Y.F. Yang, H.Y. Wang, J.G. Wang, Q.C. Jiang*, Lattice parameter and stoichiometry of TiCx produced in alloyed Ti-C systems by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08, 91, 3813-3816.
[20]Q.C. Jiang*, B.X. Ma, H.Y. Wang, Y. Wang, Y.P. Dong, Fabrication of steel matrix composites locally reinforced with in situ TiB2-TiC particulates using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reaction of Al-Ti-B4C system during casting, Composites A, 2006, 37, 133-138.
[21]H.Y. Wang, Q.C. Jiang*, Y.Q. Zhao, F. Zhao, B.X. Ma, Y. Wang, Fabrication of TiB2 and TiB2-TiC particulates reinforced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4, 372, 109-114.
[22]S.L. Shu, J.B. Lu, F. Qiu, Q.Q. Xuan, Q.C. Jiang*. High volume fraction TiCx/Al composites with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fabricated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and hot press consolidat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1, 528, 1931-1936.
[23]H.L. Zhao, F. Qiu, S.B. Jin, Q.C. Jiang*, High room-temperature plastic and work-hardening effect of the NiAl-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particulates, Intermetallcs, 2011, 19, 376-381.
著作教材: 科研成果已授权主要发明专利如下:
[1]姜启川,何镇明,崔东焕等,“不热处理团球状碳化物耐磨锰钢”,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89 1 00672.9)(已授权)。
[2]姜启川,赵玉谦,赵宇光等,“刹车毂材料”,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99 1 01407.3)(已授权)。
[3]姜启川,王慧远,关庆丰等,“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01 1 28168.5)(已授权)。
[4]姜启川,李新林,王慧远等,“重熔增强相载体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02 1 09102.1)(已授权)。
[5]姜启川,赵宇光,赵玉谦、王树奇、关庆丰等,“铸造热锻模具钢”,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 02 1 33244.4)(已授权)。
[6]姜启川,赵玉谦,赵宇光,刘昌海,关庆丰,王慧远等,“局部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 02 1 09101.3)(已授权)。
[7]姜启川,王慧远,李新林等“双相颗粒混杂增强镁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 **.3)(已授权)。
[8]姜启川,王慧远,赵峰等“镁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 **.1)(已授权)。
[9]姜启川,赵宇光,方建儒,张瑞卿,隋贺龙等,“热作模具钢”,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 2004 1 **.8)(已授权)。
[10]姜启川,逄伟,邓钢,王金国,王慧远,“微合金化高强度恢铸铁”,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2005 1 **.5)(已授权)。
[11]姜启川,赵文贵,王金国,李永,王慧远,沈平,“高强高韧铸造铝合金” 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2.X)(已授权)。
[12]姜启川,邱丰,王慧远,沈平,“具有高压缩线弹性应变和低杨氏模量的Zr-Cu基多元合金”,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ZL ZL2.5)(已授权)。
[13]姜启川,王慧远,王金国,杨亚锋,陈卫东,国鸽,“一种无缝钢管机顶头用的钢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4.7)(已授权)。
[14]姜启川,王慧远,吕思婕,舒世立,赵海龙,“一种破碎机用原位陶瓷局部增强复合材料锤头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93)(已授权)。
[15]姜启川,战磊,沈平,王慧远“一种(TiCxNy-TiB2)/Ni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7.9(已授权)。
[16]姜启川,方建儒,尚尔原,隋贺龙“一种热作模具钢强韧化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7.3(已授权)。
[17]姜启川,王金国,逄伟“高强度易切削加工灰铸铁” 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3.1(已授权)。
[18]姜启川 “铸铁制动鼓用铸铁” 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4.8(已授权)。
获奖情况: 2007年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获国家发明奖1项,部省级奖8项(其中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基础理论类)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发明类)一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各1项),其主要获奖情况如下。
[1] “新型变质不热处理团球状共晶体耐磨锰钢”,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996.12),
第一获奖人。
[2] “变质铸造高碳高合金钢中碳化物的团球化机理”,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基础理论类)一等奖(1999.12),第一获奖人。
[3] “高性能热作模具钢”,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类)一等奖(2008.11),第一获奖人。
[4] “新型不含Mo、Ni微合金化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及其应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1.11),第一获奖人。
社会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特种铸造及非铁合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铸造学会,理事长。
治学格言: 做学问先做人!人品是第一位的!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姜启川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11
相关话题/吉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刘耀辉
基本情况 姓名: 刘耀辉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详细情况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赵宇光
基本情况 姓名: 赵宇光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电话:Email: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所研究方向: 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电致强化,液态金属处理与凝固组织控制,仿生耐磨复合材料,钛合金的高温氧化与表面改性,高强耐热铝合金,合金强韧化及钢铁耐磨材料。 讲授课程: 为材料加工专业本科生讲授 &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周宏
基本情况 姓名: 周宏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Email: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材料加工 所研究方向: 仿生功能材料 讲授课程: 液态成型计算应用技术材料加工中的传输现象铸钢与有色合金及熔炼冶金过程数值模拟及仿真冶金熔体仿生材料制备技术 教育经历: 1983-06 吉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00-05 吉林工业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强
基本情况 姓名: 王强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金属材料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任振安
基本情况 姓名: 任振安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电话:Email: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所研究方向: 材料表面冶金强化,堆焊,热喷涂。 讲授课程: 材料成型原理,焊接冶金,材料成型专业外语,表面工程与堆焊 教育经历: 1978-1982,吉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本科1982-1985,吉林工业大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孙大谦
基本情况 姓名: 孙大谦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金属材料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徐国成
基本情况 姓名: 徐国成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邱小明
基本情况 姓名: 邱小明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电话:Email: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所研究方向: 新材料连接、钎焊与扩散连接 讲授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高温钎焊与扩散焊本科生课程:特种材料连接 科研项目: (1)高强度、高性能散热器专用铝合金覆型材的开发,校方技术负责人,编号:2007A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文权
基本情况 姓名: 王文权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电话:Email: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 所研究方向: 材料连接与材料表面改性 讲授课程: 1.材料成型原理2.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3.材料成型专业外语4.热喷涂与喷焊 教育经历: 1990-1994:吉林工业大学,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1998-2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简介-王金国
基本情况 姓名: 王金国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所在系别: 材料加工工程系 是否博导: 是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Email:详细情况 所在学科专业: 金属材料 ...吉林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