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
姓 名:
高松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学 历:
博士
系 别:
教育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职 称:
研究员
是否博导:
否
现任职务:
联系电话:
**
E-MAIL:
gsong@jlu.edu.cn
学科专业:
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
讲授课程:
现代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生课程)
受教育经历:
1993-1997 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大学本科
2003-2006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硕士研究生
2007-2013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04-2008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工程师
2008至2015年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高级工程师
2015年9月至今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长期从事环境污染物分析监测的研究工作,在线应急监测技术的研究及产品开发,研发的新型针捕集产品已得到推广应用;能熟练掌握和应用GCMS、GC、LC、LCMSMS、IC、ICPMS、AA等食品,分析测试经验丰富。具备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国家计量认证资质内审员。
科研项目:
1.《地下水有机氯农药分析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纵向,2008/1-2008/12,项目金额2万元,已完成,负责人;
2.《松花江底泥和水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测试》,横向项目,2007/1-2007/12,项目金额4万元,已完成,负责人;
3.《黑龙江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松嫩平原南部主要城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项目金额10.9万元,2009.3-2009.12,已完成,负责人;
4、《有机生活垃圾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的方法研究》,吉林省环保局,2005/7-2005/8,主要参加人,项目金额2万元,主要参加人,已完成;
5、《浅层地下水石油类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国家863,2007/12-2010,项目金额267万元,参加人,未完成;
6、《中石油吉化双苯厂地下水污染调查及污染防控对策研究》中石油项目,2005/1-200712,389.4万元,已完成,参加人;
7、《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江段特征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估及防治》,吉林省项目,2005/12-2006/6,30万元,已完成,参加人;
8、《典型环境地质样品中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技术》,中国地调局,2011年,2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9、《地下水测试技术能力建设与质量监控-地下水中复杂基体中SVOC的前处理技术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2012-2015年,75万元,已完成,项目负责人;
10、《修订《地下水质检验方法》(DZ/T0064-1993)中有机磷和气体分析方法》,中国地调局-国家地质测试中心,2012年,2万元,已完成,项目负责人
11、《地质调查实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研制与修订》,国家地质测试中心,2010年,2万元,已完成,项目负责人;
12、《沈东地区地下水环境评价-水质全分析》,沈阳山淼环境地质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1万元,项目负责人;
13、《松嫩平原地下水监测与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23.92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14、《松嫩平原(吉林)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地下水、土壤现状监测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2012年,31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15、《制定油页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2015年,4.32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16、《长吉图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区划专题综合研究》,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2013年,2.5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17、《长吉图经济区重点城市水文地质调查》,吉林省地质调查院,2013年,7.5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18、《延龙图地区环境地质调查2013年饮用水测试》,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3.48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19、《挥发半挥发有机污染物新型动态针捕集的研制》,吉林大学2013年实验技术重点资助项目,5万元,项目负责人,已完成。
20、《快速应急监测的针捕集成果转化产品的生产及应用推广》,吉林省科技厅,2017年,25万,项目负责人,未结题;
23、吉林省高校产研引导基金项目,290万资助,2017-2022年,项目负责人,未结题。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其中以下3项为第一发明人:
1、一种快速检测油页岩含油率的方法,专利号:ZL8.3;
2、挥发半挥发有机物应急监测的微型针捕集装置及使用方法,专利号:ZL5.1
3、微型针捕集装置新用途,专利号:ZL0.2。
学术论文:
1、高松,宋莹,王琳,蒋步新. 水体中秋兰姆特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3):455-457.(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2、安永磊,唐唯森,高松*. 酶法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增):147-150.(中文核心,通讯联系人)
3、高松,张兰英,郑松志,刘娜,王琳. GC多模式进样口技术在分析EDCs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J].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08:6-18.(第1作者)(会议论文)
4、张兰英,仲建强,刘娜,高松,刘鹏. 低温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J]. 水资源保护,2008,24(1):52-54,58.(中文核心)
5、杜连柱,张兰英,刘睿,高松,张玉玲. 含水层介质对氯酚类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J]. 生态环境,2008, 17(1): 23-27.(中文核心)
6、仲建强,张兰英,孙立波,高松,刘娜. 模拟地下水原位修复高浓度硝基苯污染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920- 924.(中文核心)
7、张玉玲,张兰英,王显胜,王晓晖,高松. 出芽短梗霉吸附水体中共存Cr(Ⅵ)、Cd(Ⅱ)重金属离子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3):401-406(中文核心)
8、刘峰,张兰英,刘鹏,刘莹莹,高松. 采用Biolog法分析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多样性[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1):28-32(中文核心)
9、高松,张兰英,王琳等 环境样品中复杂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2009,39(4):739-743.(EI检索,第1作者)
10、刘鹏,张兰英,焦雁林,刘娜,刘莹莹,高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和苯胺含量[J]. 分析化学,2009,37(5):741-744.(SCI检索)
11、高松,张兰英,王琳,刘鹏,邓银舟. 低温菲降解菌群的筛选驯化与降解特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II:353-359.(第1作者)
12、高松,张兰英,王琳,吕春欣,刘鹏,邓银舟. Needle trap-HS-气相色谱法分析地下水中的苯系物[J]. 岩矿测试,2010,29(5):508-512.(第1作者,中文核心)
13、任何军,刘娜,高松,张兰英,张玉玲,周睿 假单胞菌DN2对多氯联苯的降解及bphA1核心序列测定[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39(2):312-315.(EI检索)
14.安永磊,张兰英,张阳,刘娜,高松,常昊. 热处理电气石多功能净水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1):235-240.(EI检索)
15. 高松,刘园园,刘娜,吕春欣,王琳,张兰英,庞英明. 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气相色谱法分析地下水中的硝基苯和苯胺[J].分析化学,2012,40(9):1353-1359. (SCI,第1作者)
16.刘园园,高松*,邱明英,吕春欣,张兰英. 强化的零价铁PRB 技术对PCBs 污染地下水的修复[J]. 生态环境学报,2012, 21(4): 733-736(中文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7. Na Liu, Hai-jun Li, Yue-e Shi, Bo-lin Zhu, Song Gao*. Biodegrad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nitrobenzene by Pseudomonas corrugata embedded in peat-phosphate esterified polyvinyl alcohol[J].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3(29):1859-1867.(SCI,通迅作者)
18.Na liu, Yue-e Shi, Mengyan Li, Ting-di Zhang, and Song Gao*.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trace estrogens in feces, leachate, tap and groundwater using solid-liquid extraction/auto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J].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015.(SCI,通讯作者)
19.Chun-Xin Lv, Jia-Lu Li, Song Gao*, Na Liu.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Soil using Direct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 with Novel μ-vial Insertion[J].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5.(SCI,通讯作者)
著作教材:
《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参编,编著;
2008/8《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参编;
获奖情况: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人)“地下水原位强化修复技术及应用示范”,编号:2016-233;
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参加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编号:2016J2S029。
吉林大学校级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一种用于挥发半挥发有机物应急监测的造型针捕集装置及使用方法”,第1作者,编号:SYCGJ**;
吉林大学校级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线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法应急、快速分析水中的挥发半挥发有机污染物”,第1作者,编号:S201223-4;
吉林大学校级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快速分析油页岩成油潜力及含油率的新技术”,第1作者,编号:SYCGJ2016B20;
社会(学术)兼职:
治学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