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惠平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文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4-01-09
近日,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刘惠平以第一作者身份(吉林农业大学第一署名单位)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缩写Chem Eng J)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acetochlor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in biofilters with varied substrate typ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为刘惠平同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生物滤池对乙草胺的去除机制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由王鑫宏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欧洋副研究员共同指导完成。论文深入阐述了生物滤池在农药处理方面的优势和应用潜力,并为读者认识农药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有关的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见解,论文已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
《Chem Eng J》在瑞典于1996年创刊,由出版商ELSEVIER出版,期刊中科院分区为一区TOP,影响因子为15.1。该期刊2022年公布JCR报告中的被引频次排名为第二名,被引频次高达48576次。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大,各种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很高。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除草剂,乙草胺在环境中的残留备受关注。农业径流是东北地区水体中乙草胺的主要来源,如何去除水体中的乙草胺成为当前农业排水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治其扩散性污染,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益来看都是不可行的,因而生物滤池是当前一种经济、高效、无污染的废水处理方案。
该论文探究了三种基质(生物炭、砾石和陶粒)生物滤池中乙草胺的降解,利用高通利用量测序技术、HPLC和GC-MS等研究手段,分析了生物滤池中基质微生物对乙草胺的代谢响应,阐述了不同基质对乙草胺的降解效果,识别出了驱动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微生物和影响乙草胺降解效率和微生物群落发育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发现三种基质生物滤池均实现了乙草胺的去除,其中生物炭基质中乙草胺去除率最高,这归因于生物炭的疏松和多孔性。三种滤池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总体上都是优势门。推断变形菌门的Ferribacterium、Klebsiella、Comamonadaceae和放线菌门的Rhodococcus是驱动乙草胺持续降解的主要微生物。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生物滤池中乙草胺去除效率和微生物群落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未来生物滤池的设计过程中,注意氧含量和温度的提高,从而提高生物滤池在东北地区的适用性。
据悉,刘惠平在校期间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利部流域水治理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和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该论文的发表可为在东北农村地区低成本、高效削减农药负荷提供有效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