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思政教育专场)
吉剧《江姐》,取材于中国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演出取得了成功,既体现了该剧剧组成员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的深入,更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与戏曲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成功探索。该剧在内容片段选择方面,在背景设计布置方面,在服装道具安排方面,在词句选取和编排方面,都体现出民族性与科学性的特点,彰显出时代性与先进性的特征,烘托出观赏性与大众性的特色,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让广大观众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学习筑梦、新艺青马研究会专场)
通过观看吉剧《江姐》的演出,广大师生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过把思政课班级学生、把学习筑梦班学员和新艺青马研究会会员带到剧场,以全新的形式,别样的精彩,给广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感人、深刻的思政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让热爱祖国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立身之本,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精神追求,让不懈奋斗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的教育目的。

(研究生思政教育专场)
吉剧《江姐》演出获得一致好评,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戏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把艺术形式和思政元素进行了高效的资源整合,以学生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吉剧《江姐》的再次精彩上演,是我校吉剧项目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后,实现戏曲进校园的又一新的举措,为我校进一步传承经典文化、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服务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戏曲学院撰稿:刘宁摄影:戏曲学院责任编辑: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