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上,李彧威在致辞中表示,我校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STEM教育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吉林特点的STEM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推进STEM课程研发、教师培养与培训、教学指导与评价,为提升吉林省STEM教育建设水平不断努力。

战高峰在致辞中指出,STEM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长春师范大学和吉林省教育科学院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在STEM教师培养、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实践,为吉林省STEM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战高峰强调,要大力开展协同性、创新性研究,着力构建本土化的STEM教育理论体系。要探索建立本土化的师资培养体系,面对我省省情,面向全国,放眼实践,助推吉林省STEM教育的发展。

杜亚丽对全省STEM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当前STEM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随后,张胜利和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郭飞君分别公布了吉林省第二批STEM领航学校和种子学校名单。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我校物理学院科学教育教研室主任马永双主持。胡玫以《“平移 借鉴 深化”—美国印州中小学 STEAM课程平移项目介绍》为题作了报告,她详细讲解了4C关键能力的培养,即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沟通交流、合作协作的能力。胡玫还表示,通过嵌入元认知支架促进学习,布鲁姆教学分类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价值的问题,运用KWL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深入学习。

东北师范大学创客导师、创想家科学院院长、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理事王鹏飞作了《STEM 教育落地:机制、师资与资源》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良好的机制是前提和基础,通过过程性评价、阶段性的非笔试和反思交流不断提高,联合资源是解决革命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校全国特色专业负责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培专家郭飞君教授以《基于核心素养的STEM教师培养》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系统阐述了STEM教育的核心特点与内涵。结合新时代国家政策,提出未来STEM教师应具有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核心素养。
据悉,本次大会还设立了“STEM教育与学校实践”“STEM教学与教师发展”两个论坛,以及中小学STEM课堂教学观摩和STEM备课经验分享等活动, 旨在为全省STEM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搭建交流新思想、新方法,分享新成果,促进STEM教育教学成果推广的平台。
(物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