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理工大学2011思想政治教育参考书目专业介绍(3)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20

  附件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大纲

  一、考试题型与分值

  名词解释题(30分)

  简答题(30分)

  辨析题(40分)

  论述题(50分)

  (总分150分)

  二、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考核要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二、领会: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识记: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领会:

  1、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特点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4、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原因

  5、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确定的过程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一、 识记: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领会: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识记: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领会: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识记: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领会: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考核要求

  1、识记:(1)实事求是的含义;(2)解放思想的含义;(3)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听“宣言书”。

  2、领会:(1)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2)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和领导真理标准讨论中阐述的主要观点;(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3、应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考核要求

  一、识记: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①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②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4、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领会:

  1、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包含:

  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特点和实质

  3、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4、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过程

  5、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6、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过程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考核要求

  一、 识记: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172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领会:

  1、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2、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考核要求

  (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识记:邓小平反复强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内涵。

  2、领会:(1)“搞清楚”这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性;(2)为什么我们长期没有搞清楚这两个问题。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1、识记: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

  2、领会:(1)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3)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3、应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识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领会:(1)马克思主主最注重发展生产力;(2)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目的;(3)发展生产力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4)始终扭住发展力这个根本环节放松。

  3、应用:(1)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2)坚持发展生产力不动摇。

  (四)发展才是硬道理

  1、识记:发展才是硬道理所包含的内容。

  2、领会:(1)处理和解决国际国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2)只有发展起来了,人民才能真正拥护社会主义;(3)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应用:(1)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2)中国只有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核要求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识记:(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2、领会:(1)基本国情与初级阶段;(2)我国对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的曲折过程;(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3、应用:(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2)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识记:(1)基本路线或总路线的含义;(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

  2、领会;(1)我们党的历史上五次提出的基本路线;(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3、应用:(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

  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领会:(1)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关系;(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识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涵。

  2、领会:(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3、应用: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识记:(1)“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的主要内容;(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

  2、领会:(1)我国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2)我国发展战略体现的实事求是原则。

  3、应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特点、目标、意义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考核要求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识记:(1)改革的目的;(2)改革的范围。

  2、领会:(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2)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3)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应用: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识记:对外开放的含义。

  2、领会:(1)闭关自守政策给我国带来的后果;(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3、应用:(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深刻含义;(2)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的含义。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考核要求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识记:(1)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种类;(2)计划机制的含义和特点;(3)市场机制的含义和特点;(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领会:(1)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2)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和弊端;(3)计划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社会制度的关系;(4)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3、应用:(1)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中国选择市场经济的必然性;(3)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领会:(1)市场经济的共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识记:(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内涵;(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2、领会:(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

  3、应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识记:(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2)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两个根本原则;(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2、领会: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3、应用:正确认识改革以来我国所有制经构的变化。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1、领会:(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客观必然性;(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2、应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原则

  1、识记:(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2)按劳分配的内涵;(3)按劳分配的前提;(4)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5)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领会:(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尺度。

  3、应用: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现特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1、识记:(1)按劳分配以外劳动收入的含义;(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含义;(3)资产收益的含义;(4)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的含义。

  2、领会:(1)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3、应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三)社会保障制度

  1、识记:(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2)社会救助的含义;(3)社会保险的含义;(4)社会优抚的含义;(5)社会福利的含义。

  2、领会:(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的原因;(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应用:(1)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

  第四节 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1、识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2、领会:1、统筹城乡发展

  2、统筹区域发展

  3、积极扩大就业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