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年5月18日人气指数:2417
基本信息
汪金良
职称:副教授性别:男
职务:副院长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电子邮箱:simwjl@163.com
1、江西省高等学校第七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工作学习经历
2011-,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4.07-09,澳大利亚WesternSydneyInstitute访问学习;2002-2010,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教研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5-2009,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工学博士;1999-2002,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工学硕士;1995-1999,江西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工学学士。
主讲课程
本科生:《重金属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硕士研究生:《冶金资源与环保技术》、《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冶金理论及过程数模仿真研究、有色冶金炉渣理论研究、冶金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闪速炉无砖反应塔内壁挂渣形成机理研究(50904027)”,2010.01-2012.12,20万元,主持。
2.863计划重点项目子项,“旋涡柱连续炼铅冶金过程计算机仿真(旋涡柱连续炼铅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2009AA064603)子项)”,2009.12-2012.06,47万元,主持。
3.粗铅漩涡柱闪速熔炼工业性试验,云南省重点产业创新工程项目(20081A004),2010.01-2012.12,35万元,主持。
4.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闪速炉无砖反应塔内壁挂渣形成机理及仿真优化研究(GJJ09241)”,2009.01-2011.12,1.5万元,主持。
5.江铜集团公司科研项目,“从铜电解液中脱除锑铋技术研究”,2007.08-2008.12,28万元,主持。
6.江铜集团公司科研项目,“降低亚砷酸系统锑氯含量的工艺研究”,2009.08-2010.12,40万元,主持。
7.江铜集团公司科研项目,“从铜阳极泥中回收利用锡的试验研究”,2011.09-2013.06,60万元,主持。
8.云南冶金集团科研项目,“旋涡柱铅闪速熔炼研究开发”,2008.01-2009.12,35万元,主持。
[代表论文]
1.JinliangWang*,YanxinWu,LiweiLiang.DeterminationofSurfaceTensionoftheFreezeSlaginReactionShaftofFlashSmeltingFurnac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2,402:22-27(EI).
2.JinliangWang*,YanxinWu,LiweiLiang.EvaluationofMeltingPointoftheFreezeSlaginReactionShaftofFlashSmeltingFurnac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2,402:277-282(EI).
3.JinliangWang*,ChuanfuZhang,ChangrenTong,etal.ChemicalEquilibriumCalculationofComplexSystemBasedonElementPotentialandItsApplication,2009WorldCongressonComputerScience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2009,V1:656-659(EI).
4.JinliangWang*,YanxinWu,LiweiLiang,ChuanfuZhang.ViscosityDeterminationoftheFreezeSlaginReactionShaftofFlashSmeltingFurnace,TheMinerals,Metals&MaterialsSociety,2012(EI).
5.JinliangWang*,ChuanfuZhang.AnalysisofInfluenceFactorsontheMeltingPointoftheFreezeSlagInsideFlashSmeltingFurnaceBricklessReactionShaft,TheMinerals,Metals&MaterialsSociety,2012(EI).
6.JinliangWang*,ChuanfuZhang,QingyunZeng,etal.ModelingandOptimizationoftheCopperFlashSmeltingProcessBasedonNeuralNetwork,TheChineseJournalofProcessEngineering,2008,8(S):105-109(EI).
7.汪金良*,张传福,张文海.CaO-Cu2O-Fe2O3三元渣系组元活度计算模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9(5):955-959(EI).
8.汪金良*,卢宏,曾青云.基于遗传算法的铜闪速熔炼过程控制优化,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1):156-160(EI).
9.汪金良*,张文海,张传福.硫化铅矿闪速熔炼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21(11):2952-2957(EI).
10.汪金良*,张传福,张文海.CaO-FeO-Fe2O3-SiO2-Cu2O渣系作用浓度计算模型,中南大学学报,2009,40(2):282-287(EI).
11.汪金良*,童长仁,张传福,等.多相平衡计算的元素势法及其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8,18(S1):219-222(EI).
12.汪金良*,张传福,张文海.铅闪速熔炼过程的多相平衡模型,中南大学学报,2012,43(2):429-434(EI).
[获奖情况]
1.“铜冶炼过程杂质综合处理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
2.“铜熔炼过程DCS系统研究及应用”,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2006年。
3.“《现代火法炼铜》多媒体课件”,江西省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2007年。
个人简介
汪金良,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冶学委会委员。一直从事冶金理论及过程数模仿真、有色冶金炉渣理论、冶金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企业横向合作等16项课题研究,在闪速连续炼铜和直接炼铅过程数模仿真、铜铅锌等有色冶金炉渣理论,从铜电解液、阳极泥及废渣中回收利用稀贵金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在TheMinerals,Metals&MaterialsSociety、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过程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2篇,取得了“国际先进”技术1项,正申请专利3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次,教学成果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