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年3月4日人气指数:3674
基本信息
姓名:陈景林
职称:教授性别:男
职务:化工教研室主任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gzchenjinglin@126.com
学习工作经历
2011.11–江西理工大学,教授2009.01–2011.10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2008.07–2008.12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2006.07–2008.06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博士后2005.06–2006.06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后2002.03–2005.02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热力学、波谱分析、化工环境工程概论等研究生课程:高等物理化学、稀土配位化学、化学前沿等
研究方向
基于稀土、铜等过渡金属的光功能导向配位化学、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应用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63009,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1001057,主持)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1088,主持)
?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赣人社字[2011]474号,主持)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项目(20122BCB23016,主持)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GQH0038,主持)
?江西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GJJ13436,主持)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技项目(GJJ10151,主持)
[获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代表性论文]&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photophysicalpropertiesofheterolepticcopper(I)complexeswithfunctionalized3-(2′-pyridyl)-1,2,4-triazolechelatingligands,InorganicChemistry2013,52,9727–9740.
&Iridium(III)bis-tridentatecomplexeswith6-(5-trifluoromethylpyrazol-3-yl)-2,2′-bipyridinechelatingligand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photophysicalproperties,Organometallics2010,29,2882–2891.
&Newseriesofruthenium(II)andosmium(II)complexesshowingsolid-statephosphorescenceinfar-visibleandnear-infrared,InorganicChemistry2010,49,823–832.
&Pt(II)complexeswith6-(5-trifluoromethylpyrazol-3-yl)-2,2′-bipyridineterdentatechelatingligand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luminescentproperties,Chemistry–AnAsianJournal2008,3,2112–2123.
&Reactionsofthe(2-pyridyl)pyrrolideplatinum(II)complexdrivenbystericallyencumberedchelation:amodelforthereversibleattackofalcoholatthecoordinatedcarbonmonoxide,InorganicChemistry2008,47,5154–5161.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单核铜[I]配合物蓝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9.9
个人简介
主要开展基于稀土、铜、铂、铱、钌等过渡金属的光功能导向配位化学、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及在OLED、LEC、DSSC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参与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自2008年来,主持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得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在InorganicChemistr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1项。化工081班(担任班主任)获江西省“先进班集体”,江西理工大学“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双学先进班集体”、“优秀学风建设班级”等荣誉称号。指导本科生完成的科技作品,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江西赛区三等奖;在江西理工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社会实践类三等奖。主讲的《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在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中多次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