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良辉
个人主页: http://teacher.ncid.cn/homepages/NTYw.html
返回
基本信息
姓名:涂良辉
性别:男
在岗性质:全职硕导
最高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教授级)
毕业学校:西北工业大学
行政职务:研究员(教授级)
所在院校:飞行器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qq.com
相册
研究方向
硕士:
1. 飞行器工程学院 00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0 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 06
硕士:
2. 飞行器工程学院 00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0 飞行器总体与气动 01
工作经历
2009.04--2011.06 江西省南昌市航空工业洪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2011.06--2014.04 江西省南昌市航空工业洪都公司,主任设计师,副研究员;
2014.04--2019.09 江西省南昌市航空工业洪都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副研究员;
2019.09--2020.08 江西省南昌市航空工业洪都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研究员;
2020.08--至今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员。
教育经历
1999.09--2003.07 西北工业大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07--2009.04 西北工业大学 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
科研项目
1、2009.6~2011.5,横向课题“××飞机尾旋特性预测研究”(主持);
2、2011.5~2012.7,海军课题“××无人机初步概念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需求研究”;
3、2011.5~2015.12,空军课题“航空装备体系顶层研究(××型无人机)”;
4、2011.1~2015.12,空军课题“高生存力××无人机技术研究”;
5、2016.1~2017.12,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基金项目“网络化/模块化组合空中××系统军事需求、使用模式及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主持);
6、2014.1~2015.12,航空工业集团总公司创新基金项目“新概念模块化对地××飞行器技术研究”(主持);
7、2008.10~2012.10,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高机动飞机翼型匹配与尾旋特性研究”;
8、2016.2~2019.05, 基础科研课题“××高机动与大过载条件下飞行生理安全监测和预防技术研究”。
9、2020.10 ~ 2022.9,博士启动项目“民用飞机尾旋特性预测和抗尾旋技术”(主持);
10、2021.2 ~ 2021.12,横向课题“某型飞机×××方案论证咨询与评估”(主持)。
另外,参与了单位L15高级教练机等多个型号研制工作、负责高教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工作。
荣誉奖项
2019.05 科技成果《新型大气数据校准试飞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获航空工业集团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7.03 荣立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十二五”预研工作个人三等功;
2012.11 设计作品《“神剑”空天无人飞行器》获第五届“创新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优秀奖。
社会兼职
国内顶级航天类期刊《宇航学报》审稿专家;
中国航空学会会员;
南昌市航空协会会员。
备注
一、学术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其中EI索引7篇,ISTP索引1篇;第4篇论文被引量:42。
1.Tu Lianghui, Yuan Jianping, Luo Jianjun, Ning Xin. Lunar Soft Landing Rapi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Using Direct Collocation Method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vember, 10-11, 2007, Wu han, China (EI索引号:,ISTP索引号:172)
2.Tu Lianghui, Yuan Jianping.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Using Direct Collocation Method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57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Oct, 2-5, 2006, Valencia, Spain (AIAA Electronic Library收录,EI索引号:,参会并宣读)
3.Tu Lianghui, Yuan Jianping, Fan Qun, Luo Jianjun. Reentry Skipping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Using Direc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Method. 14th AIAA/AHI International Space Planes and Hypersonic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Conference, Nov, 6-9, 2006, Canberra, Australia (EI索引号:,AIAA Electronic Library收录)
4.涂良辉, 袁建平, 岳晓奎, 罗建军. 基于直接配点法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4(5) (EI 索引号:)
5.涂良辉, 袁建平, 方群, 罗建军. 基于能态近似法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5(3) (EI索引号:)
6.涂良辉, 袁建平, 罗建军. 基于伪光谱方法的有限推力轨道转移优化设计. 宇航学报, 2008, 29(4) (EI索引号:)
7.涂良辉, 袁建平, 罗建军, 方群. 基于直接配点法的月球软着陆轨道快速优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08, 28(4) (EI索引)
8.涂良辉, 袁建平, 罗建军, 方群. 多冲量近程交会最优化模型.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10(2) (EI索引号: 614)
9.涂良辉, 袁建平, 罗建军, 岳晓奎. 再入式飞行器机动技术研究. 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研讨会, 广西, 南宁, 2006
10.涂良辉, 袁建平, 朱战霞. 基于空间平台的对地攻击武器浅析. 空间机动: 空间营救与碎片规避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2006
11.涂良辉, 袁建平, 罗建军. 基于Lambert方法的空间异面交会轨道设计.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2007
12.涂良辉, 袁建平, 朱战霞. 应用混合遗传算法求解多冲量最优近程交会问题. 空间非开普勒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黑龙江, 哈尔滨, 2008
13.涂良辉, 袁建平, 朱战霞. 摄动影响下的有限推力异面交会轨道优化设计.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江苏, 南京, 2008
14.涂良辉, 李来国. 空天无人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分析. 无人机, 2010, (6)
15.涂良辉, 李来国. 空天飞行器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尖兵之翼——第三届中国无人机大会论文集, 北京, 2010
16.涂良辉, 江积祥. 某型飞机的偏离特性/尾旋敏感性分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25(10)(科技类核心期刊)
17.涂良辉. 工程技术人员科技论文的写作. 洪都科技, 2010, (3)
18.涂良辉. 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复杂飞行状态安全性相关问题分析. 教练机, 2010, (4)
19.涂良辉, 江积祥. 某型高级教练机尾旋特性预测研究. 飞行力学, 2011, 29(5)(中文核心期刊)
20.涂良辉. 飞机尾旋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教练机, 2012, (2)
21.涂良辉. 新型筛选教练机发展趋势. 教练机, 2012, (3)
22.涂良辉. 大迎角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航空科学技术, 2012, (5)
二、专利:授权专利30余项:
1. 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机身模块化连接装置,2015年3月授权;
2. 发明专利: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2017年5月授权;
3. 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机翼千斤顶窝,2017年11月授权;
4. 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舱门用手摇机构,2019年4月授权;
5.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密封螺接的连接结构,2013年3月授权;
6.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飞机机身模块化连接装置,2013年8月授权;
7. 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2015年3月授权;
8. 实用新型:一种飞机天线安装支座与机背的连接结构,2016年7月授权;
9. 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结构,2016年9月授权;
10. 实用新型:一种沉头螺栓的安装工具,2017年6月授权;
11. 实用新型:一种螺丝刀杆组件,2017年6月授权;
12. 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扳手,2017年6月授权;
13. 实用新型:一种铆钉转送工具,2017年6月授权;
15. 实用新型:一种进气道调整装置,2017年7月授权;
16. 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倾转式航空电子设备,2018年6月授权;
17. 实用新型:一种探头保护罩,2018年6月授权;
18. 实用新型:一种反尾旋伞安装支架结构,2018年6月授权;
19. 实用新型:一种飞机配重装置,2018年6月授权;
20. 外观设计:飞行器,2015年10月授权;
21. 外观设计:飞机,2015年12月授权;
三、软件著作权: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软件著作权:基于蓝牙交互技术的设备监控与管理软件V1.0, 2018年11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