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继稳

/2021-05-05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况表
姓 名
张继稳
性 别

出生
年月
1965.05
职 称
研究员

行政职务
研究员
学 位
博士
政治
面貌
中共党员
民 族


最后毕业学校
沈阳药科大学
导师
类别
博导
硕导
招生
专业
药剂学
药学(专硕)

Email
jwzhang@simm.ac.cn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方向
结构药剂学,超分子给药系统,缓控释制剂

主要业绩
(限1000字)

1、提出“结构药剂学”新学说,系统开展方法、理论和应用研究。正如化学药的创新本质上是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创新,而制剂创新的核心是制剂结构和释放机制。以往的制剂创新主要从宏观结构进行剂型创新,但亚微米至毫米尺度的制剂结构是制剂定量结构研究缺失的一环,因制剂内部结构不规则,进行制剂3D结构的定量研究则极具挑战性。张继稳团队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同步辐射光源成像和结构重建新技术,深度研究制剂的定量、精细的内部结构,经过近10年的努力,提出了结构药剂学新理论。结构药剂学理论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确定仿制制剂与原研药之间的结构一致性,解决产品发展和评价技术等产业现实重大问题,也推动了一系列的探索,定量表征辅料、药物在剂型内的物质分布和物质转移,阐明制剂结构与药物释放机制的关系,探索制剂结构与剂型内物质分布、物质转移的关系等结构药剂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同时,结构药剂学新技术在创新药物、中药的制剂研发和深度评价上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以环糊精为基础,发展载药量高、显著改善候选药物溶解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的超分子给药系统。持续开展了环糊精超分子材料的制备、中试、纳米化、超分子系统质量控制、载药技术等方面研究,发展了多种类型新材料,并在极苦药物的矫味、增加水不溶药物的溶解性、提高吸收高变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取得进展。建立超分子给药系统动力学评价方法,设计获得高生物利用度新药;基于药物分子、辅料分子结构特征,建立了主客分子作用的SPRi、HPAC、分子模拟等高通量评价和预测方法。
3、发展了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理论和中药多组分释放动力学理论。系统研究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理论,主编出版了《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是本交叉领域的首部专著,为定量设计给药系统的体外释放特征和体内药物动力学评价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方法。在多组分中药的释放动力学与药物动力学评价上进行了方法学探索,提出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等新方法。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