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背景
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名中医。在著名国医大师路志正、郭子光、颜正华、张学文的积极倡导下,得到中央领导、江西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与太湖文化论坛等多家单位倡议,依据太湖文化论坛(太文函[2012]089号)“关于在江西中医学院创办‘国医传承书院’的函”,江西中医药大学于2012年筹备创建了“岐黄国医书院”(以下简称“书院”)。2013年已招收首届岐黄国医书院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国学人文素养,精通中医经典理论,善于运用中医思维方法,辨证论治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中医高层次临床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书院借鉴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育人理念,继承读经典、重临床、跟名师的成才理念,发扬“对话型、问难式”的书院经典教学模式,遵循“师从名师群体”的教学研究成果,依托江西省中医院、国医馆、姚荷生研究室等名医工作群体,注重培养学生高水平中医临床技能,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医思维能力。
研究方向
攻读学位为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分为中医临床专科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和中医名家经验研究三个方向)。
师资力量
为保证书院的教学培养工作,书院在全校范围内聘请了15名导师成立了本院首批“指导教师团队”,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5名。
教学安排
? 采取为期两年的理论与临床实训相结合、穿插进行的教学模式,原则上,上午安排临床实训,下午安排理论课程。
一是邀请国医大师、知名中医专家开展临床实训教学工作。培养模式采用导师组素质引导与一对一导师方向指导相结合,全过程临床实践的培养模式,中层导师力聘省级名中医担任,高层导师力聘全国当代的名医大家。
二是邀请知名教授、著名专家学者开展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理论课程将开设15个以上创新科目,均采取小班制授课,狠抓教学质量,以提升教学效果。创新课程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辨证论治程式通论、中医临床案例实训分析、中医四诊技能实训、四大经典研修、中药学通论、中医治法与方剂、急诊学、现代诊断技术、中西医学比较与汇通和中医诊断案例分析(双语)等。
三是邀请导师组导师开展病案分析教学工作。每周固定时间开展病案讨论,每个学生结合其在临床侍诊或试诊中遇到具体病案中疑问难点,提出问题,与导师组老师共同开展讨论。同时导师安排病案,现场讲解,学生参与讨论。
? 重视后期专项培训,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开展为期3~6个月的临床专向培训,即选择专科、专病,专人导师,以一对一师承方式,赴名中医导师(国医大师和国家级名中医)工作所在地跟师学习,开展专病进修、学术研讨、经验总结和论文撰写活动。
颁发证书
硕士研究生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者,可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资格、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书院还将根据各方面成绩综合汇总排序,对总成绩排名前80%的学员特授予岐黄国医书院“国医班毕业证书”。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56号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培养办
邮编:330006
联系人:聂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0791-87119618
E-mai咨询:qhsy2014@163.com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招生目录
岐黄国医书院 联系电话:0791-87119618 联系人:聂老师 张老师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试考试科目及代码 |
复试科目 |
指导导师 |
备注 |
105118中医内科学:
01中医临床专科研究
02中医临床基础(经典辨证论治学)研究
03中医名家经验(理论与临床)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
1、中医内科学 ①中医内科知识 ②部分经典理论 2、英语 ①口语 ②听力 3、面试 ①一般情况 ②专业问题
|
01.刘中勇、张光荣、薛汉荣、胡珂、王茂泓; 02.刘英锋、蒋小敏、陈宝国 伍建光、黄利兴; 03.章文春、乐毅敏、聂晶、石强 |
要求:具体详见《报考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