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 806区域经济学 | |
适用专业: | 020202区域经济学 | |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通过本课程的考查,要求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
2、掌握区域经济的结构功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动力机制及一般性规律。
3、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2.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基本概念。
2.区位选择。
1.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
2.看不见的手与城市的有序化过程。
1.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2.区位经济增长理论。
3.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4.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1.产业结构分类。
2.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4.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5.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1.区际劳动分工。
2.区际贸易。
3.区际要素流动。
1.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2.专业化区域的地域结构。
3.区域城镇体系与农村聚落。
1.城市经济的特征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2.城市经济增长。
3.城市竞争力测度
1.城乡边缘区概念。
2.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
3.城乡边缘区的特征。
4.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前景。
1.乡村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2.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经济政策概述。
2.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3.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
4.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区域经济学》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教出版社。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 区域经济学 科目: 区域经济学
注:考生答题时,请写在考点下发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其他答题纸上的一律无效。
(本试题共1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
1、低碳经济
2、聚集经济
3、区域一体化
4、增长极理论
5、比较劳动生产率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1、简述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性。
2、简述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3、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节效应。
4、城乡边缘区形成的动力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运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2、阐述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