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专业目录-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08

 

专业代码 045103 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招生人数 15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大纲下载 历年试题下载
201英语二 考试大纲下载 历年试题下载
333教育综合 考试大纲下载 历年试题下载
822语文教育学 考试大纲下载 历年试题下载

 

复试科目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与评论 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书目  
文学评论写作 参考书目  

 

历年复试分数线
年度 政治、英语 数学、业务课 总分
2011 38 57 295
2012 40 60 300
2013 40 60 310

 

历年报名录取人数
年度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推免生 一志愿 调剂生
2011 20 14 2 12 0
2012 23 15 4 8 3
2013 39 24 4 18 2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33.3%
复试内容 1、专业笔试(100分);2、专业面试(100分); 3、外语口语听力测试(50分)
导师简介

欧阳芬教授

刘松来教授

熊大冶教授

戴训超副教授

邹花香副教授

予锋副教授

黄爱平副教授

曾洁副教授

培养方案

 

045103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专业领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语文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一般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体报考条件以学校正式颁发的招生简章为准。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优秀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并与教师资格认定相衔接。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育实践等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英语(含专业英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学分)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2学分)

2、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

3、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4、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至少选6学分)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2学分)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4、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5、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

6、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

7、语文教育原理(2学分)

8、比较语文教育研究(2学分)

9、语文教育学科基础专题(1学分)

10、文学经典鉴赏(2学分)

11、语文学科发展史(2学分)

12、写作思维学(2学分)

13、语文教学艺术(2学分)

   (四)教育实践(8学分)

教育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旨在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研究生实践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学位论文选题、撰写提供实践研究方面的支持。教育实践时间原则不少于1年。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环节,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教育见习、微格教学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原则上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一般应结合教育实习进行。教育实习、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进行,最迟应在第5学期结束前完成。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附后。

五、教学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教育实践和学位论文紧密结合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入学后第1学期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并开始执行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2、课程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注重过程考核,突出对研究生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采用考试形式,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采用考查形式。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75分(百分制)以上为合格,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60分(百分制)以上为合格。

3、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切实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开展教育实践前应制定实施方案,并依据实施方案组织研究生深入实践基地或实践单位开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教育实践活动。建立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考核评价和教育实践能力展示机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教育实践模块学分。教育实践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并提交1项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实践创新成果。实践创新成果主要形式有:

   (1)教育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专业组织奖项;

   (2)在市(厅或我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

   (3)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专业论文;

   (4)高质量的教学设计(2个)或调研报告等。

    5、实行研究生培养中期考核机制。一般在第4学期初对研究生思想品德、业务能力、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查找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进行改进。中期考核不合格者,视情况延长其学习年限或劝其退学。

    6、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基础教育战线选聘一批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或管理人员担任实践导师。通过师生互选为每位研究生配备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各1名。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实践环节的指导,同时可参与课程教学、专题讲座、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培养工作,实现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

7、实行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指导教师对研究生成长负全面责任。同时,学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一般由5—7名本专业领域校内资深导师、实践导师代表共同组成。导师组主要负责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学位论文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组织、指导和监控工作。

六、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工作由选题、开题报告、研究与论文写作、论文检测和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构成。除教育实践环节外,研究生须修满规定的必修课课程学分且通过中期考核后才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2、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导师组负责组织,研究生应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审查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下一阶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一般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根据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导师组可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报告会。

 4、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应经导师审阅且书面同意后方可提交申请学位。

 5、实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校内外评阅和优秀论文评审等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经导师审阅同意后,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在论文答辩一个半月前)提交规定格式的学位论文纸质稿一式两份和电子稿。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未达到规定要求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评阅实行双盲两审制,评阅专家中一般应有1名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的中小学专家型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学位论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6、学位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按有关规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的中小学专家型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或12月。

七、毕业和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教育实践,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修满规定学分但不符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经学校审定同意,可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八、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类课程(一般为教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学论等),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就业介绍

 

近年来,我院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总体良好,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2届、2013届硕士研究生的签约率均在90%以上,在全校各学院名列前茅。

由于我校属于师范类院校,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以教师为主,国家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为辅。2012届签约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毕业生达到了53%,而2013届这一数据更是高达62%。我院硕士毕业生积极投入教育事业,充实了国家教师队伍,提高了特别是基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外有一部分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参与国家或省级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虽然,国家机关干部考试的难读和考试人数年年攀升,但是据这两年我院的录取人数来看,也可以说是稳中有进。2012届和2013届通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成为国家公务人员的人数分别占当年总毕业人数的9%和10%。录取单位分布在国税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街道办事处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到农村基层任乡镇机关干部。

除此之外,我院毕业生主要签约的单位主要有银行、报社、杂志社、保险公司等等社会行业。2013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有8位毕业生选择远赴马达加斯加岛孔子学院担任支教教师,占当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50%。他们远赴异国他乡,将中华文明带到非洲大陆

最后,我院研究生在科研进修方面也有较大突破,2013届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共两名毕业生分别录取了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备注 1、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须待教育部下达后根据各专业上线人数综合确定。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