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法律硕士、高校教师2008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江西师范大学 /2008-07-16

江西师大教育硕士、法律硕士、高校教师2008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揭示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3.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运动之中包含了静止的因素,静止之中也包含了运动的因素。掌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当前改革开放中保持安定团结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4.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5. 主观唯心主义: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的精神的产物,如感觉、意志、观念等;客观唯心主义: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先于或外在于客观世界的某种精神,如理、理念、道、绝对观念、上帝等。

6. 实践的基本特点: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斗争、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7. 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8.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9.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利用客观规律。

10.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掌握事实普遍联系的原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用联系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在实践中尽可能全面分析和把握复杂多样的联系。

11.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12.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2)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之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斗争性也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向前发展。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不断地去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任何分裂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都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13.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中实现的。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根据,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外因是条件,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都会导致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

14.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1)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15.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2)事物总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6. 把握事物的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一切工作中要做到“胸中有数”,要有一个基本的数量分析。要注意适度的原则。努力找出“最佳度”,防止“过”与“不及”,犯“左”的或右的错误。

17.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它是发展的环节。3)它是联系的环节。4)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会导致复古主义,否定一切会导致虚无主义)对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8.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渗透的。

20. 真理的属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上述两种情况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认识是一个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各走一个极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21. 真理的具体性:1) 真理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真理是历史的。3)真理是全面的。

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同步性。2)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25. 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民群众;社会交往;社会改革;社会革命。

2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7. 劳动生产率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的熟练程度、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度。

28. 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9.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0. 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31. 价值规律主要作用:1)价值规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2)价值规律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3)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具有优胜劣汰的鞭策作用。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按照各处的私人利益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市场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经济利益的多少,这就调节着商品生产者将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从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利润少的部门转移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利润大的部门,从而按照社会需要的比例将社会资源分配到社会各个部门。

32.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1) 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4)劳动力的价值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33. 工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

34. 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剩余价值率。2)资本的有机构成。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35. 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1)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的才能、土地、信息等。它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起作用大小参与分配,并得到报酬。它的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但价值创造离不开生产要素。2)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剩余价值在产业、商业资本家和地主之间进行分配,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收入,利润和利息是资本产生的,地租是土地生产要素创造的。4)我国收入分配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有利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

36. 平均利润率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是按相反方向变动,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不同,因而利润率就有差别。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将资本由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量增多;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下降。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必须使同等资本得到同等利润,这种竞争才会暂时停止。

37. 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和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流动资本。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当中所剥削到的剩余价值总量。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的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38.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1)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自己特殊国情。320世纪30年代,党内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4)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39.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农民阶级长期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鸦片战争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的和主要力量。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既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3)中国军阀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可以利用敌人的矛盾,对敌人进行瓦解、分化,争取那些哪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4)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40.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41. 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所说的“人民大众”。

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44.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45.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1949-1952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2)1953-1956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46.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2)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3)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47.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8.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内在联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49. 因为毛泽东晚年犯有错误,所以对毛泽东思想要一分为二,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纠正。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50.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的一面又有反革命的一面这样的两面性。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51.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仅仅是指整个社会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数量要多。

观点错误。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万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5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3.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54. 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只有以最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才能不断丰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才能逐步缓解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矛盾;才能加速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这是对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经验的总结。经济活动的效益较差是我国经济活动中诸多困难的症结所在,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经济活动真正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55.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适应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的需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需要;是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

56.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发展是目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离开发展、改革和稳定就要失去了目的和意义。改革是动力,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57.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58.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具体能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抓好以下工作:1)加速科技进步,鼓励科技创新;2)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9.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否定计划调节

观点错误。

60. 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挑战的要求。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

6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自主的基础。

1)农业为整个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农业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3)农业、农村是工业品销售的重要市场。4)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5)农业为国家提供税收。6)有些农产品还可以出口创汇。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要注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要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农产品流通。

62. 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和非国家主体――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家集团等。

63. 综合国力包括物质力、精神力及对国际的影响力。物质力有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资源力等;精神力有政治力、文教力、外交力、凝聚力等。

64.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金融国际化、跨国公司。

65. 雅尔塔体制是指二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性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等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其中以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故称为雅尔塔体制。

66.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

67. 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8. 二战后,美国为西方国家提供两个“安全网”:“经济安全网”和“军事安全网”。

69. 联合国的原则。1)各国主权平等。2)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3)各成员国不得使用武力或使用武力侵犯他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4)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的事项等等。

70.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主要有:1)对德原则;2)波兰问题;3)远东问题;4)决定组建联合国

71. 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特点:1)多极化是趋势不是定势。有可能成极的:美、欧、日、中、俄。2)多极化正朝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3)多极化趋势不会一帆风顺。4)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72.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发展。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需要发展,但阻碍发展的危机十分突出。3)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第三世界的发展。

73. 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74. 万隆会议发起国是: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

75.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普遍原则: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主权在民原则、普选原则、代议制原则(人民通过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最高权力)、分权制衡原则(实行三权分立)、法制原则。

76. 解决南北问题的途径。1)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2)南北对话是解决南北矛盾的重要环节。3)加强南南合作也是解决南北矛盾的有效途径。4)发展中国家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战略、政策,在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下争取外援,是谋求发展的根本保证。

77.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