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项国雄 |
出生年月 |
1965年2月 |
性别 |
男 |
||
最终学历 |
本科 |
最高学位 |
学士 |
电子邮箱 |
1843149978@qq.com |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新闻传播学、新(融)媒体传播、文化创意。 |
||||||
学术 经历 |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界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先后主持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全国优秀案例1项。 |
||||||
学术 代表作 |
[1]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差异化建构——基于新闻、评论文本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6):17-23. [2]功能延拓与价值重构:网络新闻跟帖演进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03):115-121. [3]基于网络研修工作室的乡村教师教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探索[J].中国教师,2018(12):24-27. [4]移动学习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4):5-8. |
||||||
学术课题
|
1.基于VR/AR和智能匹配的陶瓷艺术品在线推荐、定制、体验和交易一体化云平台研究与应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项目信息化发展专项) 2.江西省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标准研制 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研究》 4.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5.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与机考系统研发与应用 6.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平台研发与应用 |
||||||
学术兼职 |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
招生要求 |
基本要求: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阳光大方;为人处事稳重踏实,不急功近利,学风端正;自律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较强。 学业要求: 1.学习态度端正,热爱学习,好学上进,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2.热爱阅读,博览群书,广泛阅读文献、书籍; 3.勤于交流、反思和写作,经开展日常化的交流、反思和写作(日志、笔记、感悟、研究报告、论文等); 4.做到“七个一”:一篇文献综述、一份研究设计、一份专业作品、一份实践案例、一份调查报告、一场报告会、一篇高质量论文; 5.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每周能与导师至少互动一次。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钟志贤 |
出生年月 |
196408 |
性别 |
男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电子邮箱 |
|||||
职称 |
二级教授 |
职务 |
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专业: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教学设计、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 |
||||||||
学术 经历 |
西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博士
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技术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赣鄱555英才工程”领军人才。曾任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传播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等职务。现兼任江西省智慧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顾问。
|
||||||||
学术代表作 |
(一)近五年主要论文 [1]钟志贤,易凯谕,王宏胜,陈佳骊,王双双,王姝莉.技术赋能教育革新:从CAI到智慧教育——祝智庭教授的字里行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9(09):5-17. [2]钟志贤,易凯谕,刘晓艳.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水平现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3):106-117. [3]易凯谕,钟志贤.“国培计划”研究热点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8(12):43-49. [4]钟志贤,易凯谕,邱娟.禅宗文化与乔布斯[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0(03):10-22. [5]钟志贤.阳明心学要义心读:一种视域融合[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0(02):33-42. [6]张晓梅,王薇,钟志贤.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评价体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3):94-101. [7]钟志贤,曾睿,张晓梅.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演进(1989—2016年)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9):14-23. [8]张晓梅,钟志贤.中国教学设计研究30年:关键学者视域[J].中国教育科学,2017(01):159-189+158+238. [9]钟志贤.数字阅读的陷阱与规避[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2):15-25. [10]钟志贤.永恒的感召——胡德海先生的学术品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05):35-37. [11]钟志贤,陈能.论“个个善学”:内涵、特点与方式[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7-12. [12]张晓梅,钟志贤,沈建华.面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6(01):32-40+80. [13]钟志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管理思想[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9-21. [14]黄林凯,钟志贤.新西兰学习成果认证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11):57-66. [15]黄林凯,钟志贤,高燕,宋灵青.技术的教育运用: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创新——访谈国际知名教育技术学者Thomas C.Reeves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5(06):1-6. [16]钟志贤.思虑中国:南国农关于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文化哲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3):5-16. [17]钟志贤,黄林凯,范艳敏,宋灵青.远程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访远程教育专家Michael G. Moore[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14-18. [18]钟志贤.义趣探微:中庸之道蕴涵的四大教学设计研究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2):5-12. [19]易凯谕,钟志贤.论设计与设计思维[C].//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2018:1-9. [20]程亚萍,钟志贤.我国教学设计师关键能力研究[C].//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第23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2019. [21]WANG Shuangshuang,YI Kaiyu,ZHONG Zhixian,Data Security And Governance Paths On "AI +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ICoME 2019 [22] WANG Shuli,YI Kaiyu,ZHONG Zhixian,Research Review 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ince the 21st Century,ICoME 2019 [23] WANG Qi,YI Kaiyu,ZHONG Zhixian,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How to be a Future Teacher"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CoME 2019 (二)近五年著作 1.《大道中行——特级教师刘运来的教育人生》合著/2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08 2.《远程学习者的自我管理》 独著 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5.12 3.《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培养》 合著/1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12 4.《现代农业的希望——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创新创业纪实》 编委会副主任 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12 5.《田野上的创业故事》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08 6.《养心茶道》合著/1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7.12 7.《朴道励行 见智见人——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学术思想素描》 主编/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8 |
||||||||
学术课题
|
(一)主持结题 1.《知识时代对教师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对策》(2004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15-12-30结题) 2.《红土地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的纵深与拓展研究》,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15-12-30结题) 3.《国际视野的下开放大学组织架构的比较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2015-10结题) 4.教育部职成司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之“课题4-2: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中心运行机制研究”。(教职成司函[2012]92号)。 5.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重点课题《江西开放大学建设研究》。(2018-08-03)
(二)主持在研 1.2017,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江西省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编号:JXJG-17-100-2) 2.2018,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8)规划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构成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8JY29) 3.2019,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中国教学设计四十年(1978-2018)发展状貌研究》(项目编号:19ZD014)
|
||||||||
学术兼职 |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全员培训计划”专家组成员; 江西省教育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江西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 江西省远程教育学会副会长; 江西省督学; 多家CSSCI期刊审稿人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汪青云 |
出生年月 |
19630318 |
性别 |
女 |
||||
最终学历 |
本科 |
最高学位 |
学士 |
电子邮箱 |
Qywang198@163.com |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无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传播学理论.新闻实务.新媒体.广告.整合营销传播.教学设计 |
||||||||
学术 经历 |
汪青云,1987年--2002年,历任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团委书记.讲师.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其间1999年9到2000年7月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00年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2年为传播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4年8月—2005年8月,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副总编; 2005年9月—2010年2月,任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其间, 2007年1月—2008年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芬兰做访问学者一年; 2010年3月至今任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教育技术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社科课题一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一项,其中省高校教改重点招标课题一项,省教育规划课题三项;省社科重点课题一项。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课题一项;出版专著二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并获省社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教育技术学论文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第八届“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指导的作品获全国二等奖,江西省一等奖。打破江西省历史记录。教学曾获江西师大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二等奖。 |
||||||||
学术代表作 |
近三年发表的论文: [1]汪青云,张文卓.纪录片的文化构建路径探究[J].青年记者,2018(26):97-98. [2]汪青云,白丹.自媒体时代评论创作者转型的态势与思考[J].青年记者,2018(18):62-63. [3]汪青云,贾士倩.自媒体时代新闻概念的再定义[J].青年记者,2018(06):14-15. [4]汪青云,白丹.新闻评论员转型的现状和困境[J].新闻战线,2017(10):41-42. [5]汪青云,胡沈明.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发布理论框架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11):71-75. [6]汪青云.宣纸大师汪六吉其人其事[J].江淮文史,2016(06):156-160. [7]汪青云,严安德.微信冲击下微博的发展之道[J].青年记者,2016(21):75-76. [8]汪青云,李慧芳.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互动系统构建研究[J].新闻世界,2016(04):58-61. [9]汪青云,陈旭.网络谣言传播的受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15(33):34-35. [10]汪青云,李慧芳.突发事件中“塔西佗陷阱”适用性探究[J].新闻知识,2015(09):35-37. [11]汪青云,黄骏.微信谣言传播的点、线、面[J].新闻知识,2015(07):47-48+73. [12]汪青云,童玲.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特征分析——基于2010-2014年间网络谣言的研究[J].新闻知识,2015(06):6-8. [13]张飏,汪青云.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J].新闻传播,2014(06):198-199+201. [14]柯筱清,汪青云.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运营组织结构的优化分析[J].新闻世界,2014(06):142-144. [15]钟鹏,汪青云.大学生新媒体素养调查研究[J].新闻世界,2014(06):217-219. [16]臧佩,汪青云.云计算时代的出国留学大数据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03):30.其他可见知网。 |
||||||||
学术课题
|
主持完成的课题有: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与危机应对机制研究” 2.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 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G时代手机微博的危机传播研究” 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
||||||||
学术兼职 |
无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刘赣洪 |
出生年月 |
197305 |
性别 |
女 |
|
最终学历 |
硕士研究生 |
电子邮箱 |
125915497@qq.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教育技术学;网络教育、教师教育 |
|||||
学术 经历 |
1991-1995 江西师大传播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 2002-2005江西师大传播学院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 |
|||||
学术论文(2015-2019) |
[1]刘赣洪,杨敏.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主持人引领能力模型的构建——基于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9(01):53-58. [2]刘赣洪,昌娜.近40年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6):24-29. [3]项国雄,刘赣洪.基于网络研修工作室的乡村教师教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探索[J].中国教师,2018(12):24-27. [4]刘赣洪,张希丽.近三十年来我国教师培训模式变迁之知识图谱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8):83-88. [5]刘赣洪,王晓佩.部级优课点评数TOP100视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Z2):53-57. [6]刘赣洪,魏倩倩.近十年我国STEM教育研究之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8(03):19-23+108. [7]刘赣洪,杨敏.隐匿在互动交流中的教师培训真实需求发掘——以J省1060名教师即时互动信息为数据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5):6-9. [8]张希丽,刘赣洪,张振华.教师情感倾向支持理性职业价值观构建——以网络研修评论为数据源[J].教育导刊,2016(02):72-75. [9]刘赣洪,张希丽.从反思日志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江西教师网448篇日志的共词聚类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5(11):31-34. [10]胡亚京,刘赣洪.国内MOOCs平台课程建设的内容分析[J].教育导刊,2015(10):51-55. [11]刘赣洪,袁文珍.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05):44-47+75. [12]刘赣洪,袁文珍,宋江雪.中小学教师微课偏好内容分析研究——以江西教师网点击率前500名的微课为研究对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5(08):38-42. [13]贾健,刘赣洪.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信念调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04):87-90. [14]刘赣洪,郭楚楚.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03):46-48+56. [15] 刘赣洪,何秋兰.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5(08):11-14. [16]刘赣洪,张希丽.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献内容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5):25-27. [17]刘赣洪,袁文珍.翻转课堂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用的SWOT分析[J].职大学报,2015(02):92-96. [18]何秋兰,刘赣洪.新课程下的中国中小学微课教学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5,32(04):3-5. |
|||||
课题与奖励(2015-2019)
|
在研课题:
奖励:
|
|||||
学术兼职
|
无 |
|||||
招生要求 |
基本要求: 身心健康、阳光向上、无不良嗜好。 学业要求: 1.爱学习,善沟通,能吃苦,逻辑思维强。 2.多看论著论文,多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多写作论文,在校学习期间期望能写作3篇以上完整正规学术论文; 3.每周要求同学能与导师至少互动一次。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陈莉 |
出生年月 |
1972.9 |
性别 |
女 |
|
最终学历 |
博士 |
电子邮箱 |
chenlily@126.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专业为教育技术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教育信息技术创新采纳 |
|||||
学术 经历 |
1994年本科毕业,2003年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参与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 2005年-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 2018.9-2019.8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学习技术系访问学者 1994年-至今,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工作,一直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
学术论文(2015-2019) |
论文:
论著: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基于角色分析的视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第二作者
|
|||||
课题与奖励
|
在研课题:
奖励: 2019年获得江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 |
|||||
学术兼职
|
2012年 基于博客圈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江西省教改课题 2013年 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行为研究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 2018年 网络研修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
招生要求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李志国 |
出生年月 |
1964.12 |
性别 |
男 |
||||
最终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高学位 |
理学学士 |
电子邮箱 |
809169134@qq.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远程教育研究 |
||||||||
学术 经历 |
|||||||||
学术代表作 |
主要从事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及多媒体远程网络教育研究。系统讲授《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设计》、《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课程。曾连续三届获江西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主持两项校级精品课程《网页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建设;主持完成省教育研究课题2项,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网络学习、管理研究论文多篇。
|
||||||||
学术课题
|
|||||||||
学术兼职 |
兼任江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省级面试技术CTO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黄景碧 |
出生年月 |
1968.11 |
性别 |
男 |
||||
最终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高学位 |
博士 |
电子邮箱 |
43930878@qq.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教师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教育计算思维 |
||||||||
学术 经历 |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 教育技术2009-2012 湖北大学 硕士 化学教育1997-2000 江西师范大学 学士 化学教育1986-1990 |
||||||||
学术代表作 |
|
||||||||
学术课题
|
|
||||||||
学术兼职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何彤宇 |
出生年月 |
197005 |
性别 |
男 |
|
最终学历 |
硕士研究生 |
电子邮箱 |
183028430@qq.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信息技术与应用 |
|||||
学术 经历 |
2001-2004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宇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
|||||
学术论文(2015-2019) |
[1]国内深度学习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第一作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3-1 [2]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朝核问题”研究热点分析,独著,情报杂志,2017-11-18 [3]制约国内高校MOOCs发展的六大障碍,通讯作者,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5-23 [4]APP应用现状、挑战与展望,通讯作者,软件导刊,2017-4-28 [5]mOOCs概念的探索与研究——基于MOOCs本土化的思考,通讯作者,现代教育科学,2017-3-20 [6]内地普通高校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探索,第一作者,教育观察,2015-11-19 [7] “碎韩”:从产生到消解——碎片化传播视角下的“肖韩之争”,第一作者,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1-19 [8]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通讯作者,软件导刊,2015-5-26 [9]基于app的移动网络教育平台(SAP)构建研究,第一作者,2017(第16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17-11-11 |
|||||
课题与奖励(2015-2019)
|
||||||
学术兼职
|
||||||
招生要求 |
参见学校相关制度和相关方向招生简章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张静 |
出生年月 |
198007 |
性别 |
女 |
|
最终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电子邮箱 |
308618887@qq.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教育技术学 信息技术与教师发展 |
|||||
学术 经历 |
2001-2004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1-2014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
|||||
学术论文(2015-2019) |
[1]张静,江六六.基于词频分析和知识图谱的国内外TPACK研究热点对比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8(11):39-45. [2]龙芳,张静.基于Nvivo的小学数学“优课”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11):32-35. [3]张静,龙芳,沈帅.高中信息技术优课案例特征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09):113-115. [4]张静,杨文正.面向TPACK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例析与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5):41-44. [5]张静,刘赣洪.多维视角下教师TPACK发展机制与培养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3):95-102. [6]张静,蒋立兵.中小学教师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5):105-111. [7]张静,杨文正.“技术中心”转向“技术设计”:TPACK框架的教育意蕴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1):36-40. |
|||||
课题与奖励(2015-2019)
|
在研课题: 1.信息技术支持设计型教师知识结构发展机制及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已结题 2. “深度融合视域下职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已结题 3.知识生态学视域下融合技术的教师知识协同进化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018-2021. |
|||||
学术兼职
|
||||||
招生要求 |
基本要求:不限毕业学校、专业、地域和性别,为人处事稳重踏实,懂礼貌,尊重导师和学院其他老师,不招浓妆女生和奇装男生; 学业要求: 1.研究生学习需勤奋努力,将主要时间放在研究性学习中; 2.多看论著论文,多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多写作论文,无论是否能发表,在校学习期间期望能写作3篇以上完整正规学术论文; 3.每周要求同学能与导师至少互动一次。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情况登记表
姓名 |
刘晓艳 |
出生年月 |
197708 |
性别 |
女 |
|
最终学历 |
硕士研究生 |
电子邮箱 |
Lxy336@163.com |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
专业及研究方向 |
教育技术学 教学设计 |
|||||
学术 经历 |
1999-2002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
|
|||||
学术 代表作(2015-2019) |
[1]论文:面向教师学习:数字时代教学参考书的功能转变与编制创新,《电化教育研究》[J].2016(10)(第一作者) [2]论文:一起作业网支持的小学英语在线作业应用研究,[C].2016(08)(第一作者) [3]论文:具身学习:理解和设计学习的新视角,《上海教育》[J].2015(12)(第一作者) [4]论文:学习科学融合视域下教学设计理论创新的路径与方法,《电化教育研究》[J].2016(11) (第二作者) [5]论文: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水平现状研究.电化教育研究[J],2019(03),第三作者 [6]参译:《怎样做开题报告--给教育社会与行为科学专业学生的建议》第10,11章,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09
|
|||||
课题与奖励(2015-2019)
|
在研课题:
已完成课题: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校优秀教师多媒体课堂文化与教学特征研究, 2016年已结题 相关奖励:
|
|||||
学术兼职
|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注:毕业学校请填写最终获取学历或学位的学校,所学专业请填写获最高学历学位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