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进泽博士简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05



马进泽,男,博士,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泥炭地生态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硕士期间,在长白山区泥炭地进行苔藓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的研究,并获得吉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对泥炭地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和CSCD论文各一篇。主要讲授《资源环境信息学》和《环境研究法》两门课程。
电子邮箱:majinze999@126.com
科研网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in_Ze_Ma

学习经历
2014/09 –2018/06,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理学博士;
2010/09 – 2013/06,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地科学,理学硕士;
2006/09 – 2010/07,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8/09–现在,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主要论著
1. 《Effects of shading on relat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ree species of Sphagnum》,《Mires and Peat》2015年16卷,第一作者,SCI。
2. 《遮阴对两种泥炭藓植物生长及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2期,第一作者,CSCD。
3. 《泥炭地植物地理来源与生物化学属性对残体分解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校稿,第二作者,CSCD。
4. 《Facilitation vs. competition: Does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 affect drought responses in Sphagnum?》,《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2013年14卷,第五作者,SCI。
5. 《Performance of four mosses in a reciprocal transplant experiment: implications for peatland succession in NE China》,《Journal of Bryology》2013年3期,第五作者,SCI。
6. 《Environmental and taxonomic controls of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composition in Sphagnum across broad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ranges》,《Biogeosciences》2018年15卷16期,第29作者,SCI二区。
7. 《The response of peatlands to climate warming : A review》,《生态学报(英文版)》2011年6月,第六作者,CSCD
8. 《哈泥泥炭地落叶和常绿两类灌木对氮磷输入增加响应的对比》,《生态学杂志》2015年10期,第三作者,CSCD。
9. 《金川泥炭地两个尺度下苔藓植物间及其与维管植物间的种间关系分析》,《植物科学学报》2012年5期,第三作者,CSCD。
10. 《水位和竞争对三种泥炭藓生长的影响》,《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6期,第三作者,CSCD。
11. 《水位与光强变化对尖叶泥炭藓孢蒴生产动态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015年5期,第四作者,CSCD。
12. 《三种泥炭藓对干旱及植物相互作用的形态响应》,《生态学杂志》2014年9期,第四作者,CSCD。
13. 《氮沉降对泥炭地影响的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13年2期,第四作者,CSCD。

相关话题/地理 赣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