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内容比例
1、试卷内容比例:第一、二章约占25%,第三、四章约占40%,第五章约占15%,第六章约占10% ,第七章约占10% 。
三、试题题型结构
1、试卷题型比例:判断、选择题约占40%,名词解释、简答题约占40%,分析题约占20% 。
2、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约占30%、50%、20% 。
四、参考书目
1、Joseph E.Stiglitz(美国),《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或2002年第二版,或2005年第三版。
2、曼昆(美国),《经济学原理》(上册),三联书店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或其他更新版本。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或其他更新版本。
4、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第一节GDP的概念
第二节国民经济运行中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及其平衡等式
一、不同的经济主体及其相应的活动: 二、平衡原则:
三、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收入法(成本法) 2,支出法3.生产法(部门法)
二、从GHP到DPI:五个宏观总量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潜在的GDP(Okun法则)
一、潜在的GDP 二、奥肯法则: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消费与储蓄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消费、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种种消费理论;(持久收入说、生命周期说、相对收入说等)
第二节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一、两部门中:
1。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2。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二、三部门中 三、四部门中
第三节乘数理论(MULTIPLIER)
一、乘数的含义 二、乘数的作用过程 三、税率对乘数的影16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缺口
一、通货膨胀的缺口 二、通货紧缩的缺口
第三章 货币供给、需求与货币市场均衡
一、货币与货币的供给;
二、货币需求;
三、货币对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
第四章IS—LM模型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l。定义:2.推导(形成过程)3。影响IS线的因素4。产品市场的失衡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定义:2。推导(形成过程)3。影响LM线的因素4.货币市场的失街
三、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M模型
1。均衡收入、利率
2.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
(1)8种失衡状态:
(2)失衡—均衡的恢复:
3.均衡的变动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
l,含义:2。宏观财政政策手段 3,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的效果:
(1)挤出效应
(2)LS曲线移动对Y及利率的影响
4。功能财政与公债
二、货币政策
1.含义:2.货币政策的工具 3.局限性 4,货币政策的效果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1,财政的不同影响: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六章AS—AD模型
第一节AD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二、物价总水平的变化对总支出水平的影响:
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总需求曲线的变化:
1、斜率:2。位置:
第二节AS函数
—、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三、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四、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AD—AS分析
一、古典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二、凯恩斯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第一节 通货膨胀三、失业的测量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四、失业的代价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五、充分就业的实质: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
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一、菲利普斯曲线
五、反通货膨胀的政策二、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失业三、短期与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一、失业的含义四、滞胀的对策
二、失业的分类五、理性预期和政策的无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