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指定教材: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一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一、文学活动的主体及整体构成
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二、文学活动在人类活动中的位置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
三、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劳动与文学活动的发生
二、文学发展的复杂性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文学概念辨析
一、文学概念的三层含义
第二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第三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与功利,文学中的理性与情感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及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文学创作中的材料储备和艺术发现阶段的特征
二、文学创作的动机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文学创作的构思方式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一、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第八章 文学创造原则
第一节 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
一、艺术真实
二、艺术概括
第二节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
一、情感把握
二、形式创造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诗歌、小说、戏剧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一、文学作品的形象层面、话语层面及意蕴层面
第四节 文学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的分类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一、故事、结构、行动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叙事视角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 掌握: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
二、叙述者与接受者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第一节 抒情界定
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二、抒情与现实、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抒情与宣泄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第一节 风格概念
一、风格的界定、风格的特征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学流派的风格
一、风格的时代性、风格的民族性、风格的地域性、文学流派的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
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
一、认识属性与认识者、审美属性与审美者
二、文化价值与阐释者、文学接受的整体性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与接受动机
二、接受心境与隐含读者.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一、掌握:对话与还原、变异
二、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
一、共鸣与净化
二、领悟与延留
考试形式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