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於2021年末將品牌改名為「Meta」,大小企業、國際或區域性機構紛紛加入這場元宇宙「太空競賽」。現時,從教育到娛樂、從零售到電訊等不同行業都不約而同跟元宇宙一詞扯上關係。
雖然各界對元宇宙的定義及最終發展持有不同看法,但專家普遍認為元宇宙勢必改變人類工作、學習以至互動的模式,顛覆大眾的日常生活。
這場所謂「數碼宇宙大爆炸」的出現,是技術和數碼基建包括擴增實境(AR)、虛擬現實(VR)和區塊鏈雲端服務穩步發展的最終結果。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高等教育界研究人員亦熱切投入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科大新興跨學科領域學部兼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及港科大(廣州)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許彬,憑着過去逾10年在沉浸式人類與數據交流領域的研究專長,正在科大帶領元宇宙的相關研究發展。
一文了解元宇宙
許教授說:「今時今日的數碼世界愈見3D立體化,同時行動裝置、可穿戴科技產品推陳出新,令愈來愈多用家傾向在數碼世界創造和取用內容。按此趨勢發展,元宇宙必然是最終的產物。」
在許教授的理想藍圖中,元宇宙是一連串可以自給自足、共享、持久、並存的 3D 虛擬空間,而這些空間會互相連結成一個虛擬的「宇宙」。他相信由此誕生的世界將充滿超現實的色彩,當中實體和虛擬物體無縫交織,幾乎無法區分兩者的分別。
他續說,不少人都是因為電子遊戲和各種娛樂體驗而認識元宇宙。舉例說,現時有數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元宇宙平台,讓用戶設計獨一無二的數碼身份或化身,使用加密貨幣購買、出租或出售虛擬物品。
為了增強用家親歷其境的感覺,一些平台亦容許配戴VR頭套的用家以第一身視角,在3D 虛擬環境中進行沉浸式體驗,例如與朋友玩激光射擊遊戲,或與同事「出席」工作會議。
此外,更多為虛擬空間度身訂造的活動亦應運而生。這些活動不受觀眾人數上限及其他場地條件限制,往往能大幅提高參與者的投入感。這類型的活動種類不一而足,由屬於私人性質的婚禮,以至業界大型活動如時裝展等都有。
雖然元宇宙未來有望讓用家以全像術的方式到訪任何地方,即將用家的立體影像實時投影至其他空間,但這些功能仍需要更多時間才有可能實現。然而,元宇宙市場的估值預計會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對精明的企業家來說,這可謂龐大的營銷商機。
有人對於元宇宙的迅速發展大為雀躍,但同時亦有人表示憂慮。許教授於2021年末正好撰寫了一篇題為《All One Needs to Know about the Metaverse》的詳細論文,為上述人士提供意見。
在論文中,他除了評估元宇宙的技術基礎,還指出妨礙元宇宙生態健康發展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社會的接納程度、安全及私隱、信任及責任等。他說:「建構元宇宙需要全方位的策略,現時仍存有很多挑戰,令元宇宙未能完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至今,已有逾七萬人讀過他的論文,其論文亦在不同領域引起一場又一場富有建設性的討論。本地教育機構及科技公司包括騰訊,亦渴望進一步認識元宇宙的潛力及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故邀請許教授出席講座、研討會,分享其研究成果。
奠定基礎
許教授自2013年1月加入科大後,便在多個領域致力研究及推動沉浸式技術的發展。他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角色,當數領導科大-DT系統和媒體實驗室。
該聯合研究機構由科大和德國頂尖的電信公司——德國電信組成,致力在AR、大數據和行動計算方面進行尖端研究。實驗室開創了多個 AR/VR 系統,並與德國電信、AT&T、華為和中國移動等主要電信合作夥伴共同申請了約 20 項專利。
Ubii是當中的最佳範例,該系統能增強智能設備的界面,用戶只要將智能設備指向實物,便能以簡單的手勢執行常見的辦公室任務,例如將文件從電腦拖曳到投影屏幕上。
其他主要研究項目包括專為軟件開發人員而設計的原型開發工具包CloudAR,它結合了運算卸載、目標追蹤,以及手勢/人臉識別等多項技術。許教授還參與研發一項邊緣運算技術,讓可穿戴科技產品和行動裝置流暢地處理和播放360度16K解像度的影片。
此外,許教授現時正在科大元宇宙及計算創意中心率領一群計算機科學教授和綜合系統設計師,著手進行一項鴻圖大計,目標是讓科大成為世界上第一所在元宇宙舉行開幕儀式的大學。
元宇宙及計算創意中心於2021年成立,其使命是借助科技的力量發揮創意,加快各項創意項目的發展,力求鞏固科大在元宇宙研究與協作領域的前沿地位。
大學校園化身元宇宙
中心其中一個重點項目——「metaHKUST」計劃將隨著今年9月位於南沙的港科大(廣州)開幕而正式展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屆時將獲邀親身到訪,或以虛擬化身的形式出席各項開幕慶祝活動。
許教授強調,metaHKUST計劃不是流於噱頭的一次性活動,未來會繼續在兩地校園推動有意義的發展。他說:「metaHKUST擁有多重目標,不單止令兩地校園的關係更加密切,也會利用一流的科技塑造各項多元化的大學體驗,令所有成員受惠。」
當metaHKUST計劃發展至最後階段,一切實體和虛擬的體驗將結合在同一平台之上,在數碼世界重新建立實體校園的設施(即數碼雙胞胎)之外,亦會將更多虛擬物品引進兩個實體校園。
對學生而言,未來只要戴上VR頭套,便可在課堂以更互動的方式學習,例如閱讀疊加在實物上的3D立體數據和圖表,他們甚至能夠虛擬「旁聽」在另一個校園舉行的講座和活動。
作為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的講座教授及副研究主任,許教授正埋首探索如何運用新技術激發老師和學生的創意思維,為他們提供強而有力的工具來展現藝術眼光。
他解釋:「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的目標,就是借助最先進的技術,發揮藝術和科技的相互作用,藉此提升社會影響力。我們的教授和學生會在AR和VR、人工智能藝術、信息藝術和設計以及數據圖像這些領域通力合作。」
學域最近打造的畫廊體驗便橫跨現實及數碼世界,讓藝術愛好者可以透過AR設備或智能手機欣賞虛擬展覽,正好是這種跨學科研究的一個優秀實例。團隊所研發的系統配備智能導航功能,帶領觀眾參觀不同展區,還可以在實體展品上疊加額外的虛擬資訊,革新觀賞體驗。
許教授說:「我相信現實和數碼世界的融合,會塑造及重塑我們對其他人和世界的觀感和互動方式,讓我們加深認識及豐富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各個社群。」
然而,當現實和數碼世界愈來愈密不可分,我們應該支持還是感到恐懼?許教授認為,我們終究會在科技及心理層面上接受兩者共存。他說:「喜歡與否,元宇宙也必然會出現,關鍵是要找到平衡的方法,在盡情發掘元宇宙的無限潛能時維持健康的生態環境。」
根據他的個人觀察,元宇宙的色彩寓意可說是饒富趣味。「若你在搜尋器輸入『元宇宙』一詞,便會出現不少以紫色為主調的圖像,這種色調在自然界並不常見,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有著反烏托邦意味,這或許反映人們對未知的技術總是抱有懷疑態度」。
那麼哪種顏色最能代表元宇宙?他笑說:「我不認為它只有一種顏色,我傾向選擇多種色彩,就像萬花筒一樣。元宇宙是一個刺激有趣的七彩繽紛世界,它帶給我們的體驗是如此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