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港大兩位年青科學家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2年中國地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3-11-25

香港大學(港大)兩位科研學者獲《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選為2022年中國地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其中理學院物理學系楊易博士獲嘉許為「發明家」,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向超博士獲選爲「先鋒者」。

這項年度獎項旨在表揚對未來科技發展有深遠影響的青年科學家。三十五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來自不同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科學、生物及生命科學、化學、物理、材料科學、半導體和量子計算等。獎項劃分為五個類別:不斷探索科學邊界的「先鋒者」、洞悉技術變化方向的「遠見者」、靈感不斷湧現的「發明家」、積極推動前沿技術落地的「創業家」,以及推動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者」。

兩位當選的港大35歲以下創新學者:

楊易博士(發明家)
理學院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楊易博士主力研究納米光子學和光學物理,致力於研究自由電子光相互作用和合成規範場等主題,其過往工作包括描述極端納米尺度下的非經典光學響應的試驗理論框架,實空間中非阿貝爾規範場的合成和測量、任意光子環境中自由電子自發輻射的上限,以及基於光學平坦能帶的自由電子-光相互作用增強。

楊博士於2011和2014年分別在北京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於 2019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修畢博士學位。此後他在MIT發展及從事博士後研究,並於2022年加入香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他於2022年亦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選為優秀青年科學家(港澳)。

向超博士(先鋒者)
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

向超博士的研究重點是在矽基上開發異質集成光子學和光電子器件, 主要從事矽基異質集成,半導體鐳射器,矽基光電子器件等方向的研究,主導研發了 「氮化矽上單片集成鐳射器」,「矽基射光孤子產生器」。他首創開發了結合半導體雷射器和超高Q值微諧振器的矽基單片集成鐳射孤子微梳原型,用於電泵浦低雜訊孤子光頻梳。 該元件標誌著光學頻率梳技術在光學互連、感測、計量等領域中的大規模應用邁出了關鍵一步。

向博士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並開展博士後研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1999年開始頒授「35歲以下創新者」,其後每年頒授35位創新者。2010年起「35歲以下創新者」增加分區名單,嘉許來自拉丁美洲、歐洲、中國、印度、亞太區、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年輕創新者。

相关话题/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