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大嶄新技術 以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 靈敏度逾九成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2-01-30

 

大便隱血測試(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是常用的大腸癌篩查工具,但在偵測早期大腸癌的靈敏度只有約50%,更不能夠偵測大腸瘜肉。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全球首創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偵測大腸癌。研究團隊透過分析逾1,100名癌症患者的宏基因大數據,成功研發這項非入侵性的檢測方法,其靈敏度可達94%,媲美大腸鏡檢查。有關檢測技術更擴展至偵測瘜肉復發,靈敏度亦超過90%,是首個可準確檢測瘜肉復發的非入侵性測試。M3技術不但可精準找出大腸癌及大腸瘜肉患者,讓他們及早接受大腸鏡治療;同時亦減少「非必要」的入侵性檢查(如大腸鏡)所產生的潛在風險,減低醫療系統的負荷。有關利用M3基因檢測大腸癌的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

及早發現大腸癌或大腸瘜肉 可大大提升存活率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本港2010至2017年間的大腸癌患者中,第一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達96%,相對第四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不足10%。數字反映及早確診及接受治療,能大大提升大腸癌病人的存活率。事實上,大部份大腸癌都是由瘜肉演變而成,若能在瘜肉生長階段及早將之切除,更可防止演變成癌症。

現有大腸癌檢查方法存在兩大缺點

目前大腸癌的檢查方法有兩大缺點:第一、大便隱血測試並不能準確偵測早期大腸癌——其靈敏度只有約50%,並有嚴重假陰性的漏洞;第二、大腸瘜肉患者有復發風險,但由於沒有方法預測瘜肉復發,因此患者需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不單令患者「聞鏡色變」,亦令大腸鏡檢查工作百上加斤,醫療系統不勝負荷。

糞便細菌基因檢測  更有效預防大腸癌

中大醫學院科研團隊利用了宏基因大數據,識別出一組共四種特定細菌基因(名為M3),能有效作出非入侵性的大腸癌檢測。團隊分析逾1,100名研究參加者的糞便樣本,當中包括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患者。結果顯示,相關細菌基因(M3)識別大腸癌患者的靈敏度高達94%,可以媲美大腸鏡;而同屬非入侵性篩查工具的「大便隱血測試」,在偵測早期大腸癌和大腸瘜肉分別只有約50%和不足10%的靈敏度。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技術擴展至偵測大腸瘜肉復發。他們跟進了200多名曾在5年內切除大腸瘜肉的人士,發現有瘜肉復發的患者的糞便樣本相關細菌基因(M3)水平較沒有復發的患者高。結果證實,利用M3偵測大腸瘜肉復發的靈敏度超過90%,解決了現時「大便隱血測試」未能有效偵測瘜肉復發的局限,能更精準找出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的高危患者,減少「非必要」的入侵性檢查(如大腸鏡)所產生的潛在風險。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于君教授強調:「M3檢測技術的出現及應用是中大醫學院超過10年的科研成果。我們自2009年起致力找出能準確偵測大腸癌的糞便細菌基因,相關研究已於多份國際期刊刊出,研究對象數以千計。現在,我們終成功開發非入侵性的M3檢測技術,能及早揪出早期大腸癌患者,堵塞大便隱血測試嚴重假陰性的漏洞。」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梁巧儀教授補充:「團隊最新的研究更顯示,M3檢測技術能有效預測大腸瘜肉復發,有望減少非必要的大腸鏡檢查。」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指出:「我們利用獨有兼涉及數千名 研究對象的亞洲人宏基因大數據,發現一系列與大腸癌息息相關的細菌基因。使用者只需 要在家中採集少量糞便樣本,便可進行細菌基因檢測,無需到診所或醫院進行驗血或大腸 鏡檢查。細菌基因檢測不單可以準確偵測早期大腸癌,還可偵測到大腸瘜肉,包括完全沒 有症狀的小瘜肉,對預防大腸癌尤其重要,更有望可於全球應用。」

對於是次研究成功將科研結果轉化為可作臨床應用的篩查工具,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 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全球約有 28 億人合資格接受大腸鏡檢查,反映細 菌基因檢測的需求殷切。從整體社會層面來看,細菌基因檢測可以讓醫療資源更能夠用得 其所。總括來說,是次研究結果對患者本人以至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分配,都有重大意義。」

相关话题/細菌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大發現自閉症兒童腸道微生態發展遲緩 糞便細菌基因可及早識別患者
    人體的腸道與腦部有密切關聯。生存在腸道中的數百萬億個微生物會產生化學物質,影響大腦的運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全球首次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腸道的細菌種類及數量均較少,但這些分別與飲食習慣無關。研究團隊在自閉症兒童的糞便樣本中發現,與神經遞質活動有關的腸道細菌明顯較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2-01-30
  • 中大學者發現驅動超微型海洋細菌演化的關鍵作用力 助重新認識其固碳效率
    根據生物進化理論,超微型海洋細菌「原綠球藻」(Prochlorococcus)被假定為具有龐大種群規模的細菌,因此自然選擇被認為是推動其演化最為有效的驅動力。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羅海偉教授領導的研究推翻此說,團隊發現「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是驅動原綠球藻演化的關鍵作用力,而「自然選擇」的作用力沒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2-01-30
  • 港大研發高效多功能納米薄膜 快速過濾水中鉛、鎳等重金屬和細菌
    1 / 4Play / Stop the slider圖片說明由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湯初陽教授領導的研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10-13
  • 城大開創新技術 有效防止手術後細菌感染
    城大開創新技術 有效防止手術後細菌感染
    羅翠欣 研究團隊包括朱劍豪教授(左)和博士研究生王國敏。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材料工程專家朱劍豪講座教授及其團隊成功研發電容塗層,透過持續充電殺滅細菌,可應用於骨科植入材料如人工關節及植牙物料,這項創新技術能減低病者手術後受感染的風險,加速康復。朱教授為城大物理學系及材料科學及工程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