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國際天文團隊公布迄今最大型星系三維光譜數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2-01-30

 

由數百名國際頂尖科學家組成的「斯隆數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研究團隊經過六年研究,近日公布一萬個宇宙星系的完整三維星系光譜數據庫,是迄今最大規模星系光譜測量。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物理系的研究團隊,是SDSS內香港唯一代表,負責收集銀河系不同類型恆星的光譜,建立數據庫為觀測星系提供參數比照等重要角色,助重建不同星系的恆星形成歷史,以了解宇宙起源及發展。

在人類身處的銀河系以外,宇宙存在數以億計不同的星系,它們是由大量恆星(例如太陽)、星際氣體和暗物質等組成的龐大系統,亦是恆星誕生、演化和死亡的地方。為了解星系及恆星的發展和演化歷史,在過去數十年,天文學家開展了不同的普查項目,拍攝它們的影像、偵測光譜和研究不同星系之間的相似及不同之處。其中SDSS在2014年啟動「阿帕奇點天文台近鄰星系測繪專案」(MaNGA),利用嶄新的光纖束儀器,繪製近鄰星系的詳細光譜地圖。

中大物理系副教授嚴人斌教授是MaNGA的項目科學家,負責制定科學目標,管理測量運作,並帶領中大團隊分析星系光譜數據;嚴教授亦出任「MaNGA恆星光譜庫」(MaStar)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他表示:「分析星系光譜好像聽交響樂。我們同時聽到整支樂隊的音樂,但只要知道所有樂器各自的音域或特色,就可以理解其組成。MaStar團隊的工作就是囊括銀河系各種不同類型的恆星光譜,再透過運算分析,得知星系光譜所對應的恆星類型以及數量等,藉此重建每個MaNGA星系的恆星形成歷史。」

嶄新光纖束儀器 繪製上萬個星系光譜

MaNGA採用的六邊型陣列光纖束儀器。
相片來源:SDSS

MaNGA採用由多個排成六邊型陣列的光纖束儀器,可同時對準17個目標星系,測量效率較其他望遠鏡的同類儀器高出近20倍。透過新技術,團隊能夠在每個星系測量數十到數百個不同區域的光譜,每條光譜包含不同波長的光(各種顏色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強弱變化,最後組成一個星系的完整光譜訊息「資料方塊」。

上圖為「資料方塊」槪念圖。 MaNGA測量每一個星系區域所得的數據,會以一維光譜表達;將同一星系所有區域的一維光譜結合,便會組成一個代表整個星系光譜數據的三維「資料方塊」。 相片來源:Stephen Todd (ROE) and Douglas Pierce-Price (JAC)

在MaNGA開始之初,研究團隊急切解決缺乏參考數據問題。當時可參考的恆星光譜庫,不但波長覆蓋範圍窄,而且光譜類型有限。因此,SDSS開展名為「MaNGA恆星光譜庫」(MaStar)項目,收集銀河系中2萬4千顆恆星光譜數據,作為銀河系以外星系的觀測參數比照。MaStar是至今最大型、數據最齊全的銀河系恆星光譜庫,對了解其他星系中恆星的年齡、運動、化學成分和質量等有重要參考成用,並可用於繪製星際電離氣體地圖,以估算每個星系中的每個位置有多少新生恆星正在形成。

MaStar 收集到24,000顆恆星的光譜數據,當中近 12,000顆恆星的數據組成 Hertzsprung-Russell 圖。圖中每個小圓圈代表一顆恆星,並顯示其與太陽(圖中紅點)比較的相對光度、相對重元素含量,以及恆星表面溫度和表面引力。 相片來源:嚴教授及SDSS團隊

嚴教授相信,MaNGA及MaStar項目及其嶄新研發的技術,有助推動日後的天文探索及研究。SDSS團隊和中大的團隊下一步將擴展新型光纖束技術的發展,構建更大的光纖束,集中研究銀河系及鄰近星系的星際氣體和新恆星,提高觀測星系的空間解析度。計劃將包括第五代SDSS(SDSS-V)The Local Volume Mapper(LVM)以及中大AMASE(Affordable Multiple Aperture Spectroscopy Explorer)項目(由嚴教授領導),希望將資料結合MaNGA已有的星系樣本,深入了解星際氣體和恆星共存及相互影響。

MaNGA及MaStar的所有數據已經上載到網站:

MaNGA:https://www.sdss.org/surveys/manga/

MaStar:https://www.sdss.org/surveys/mastar/

嚴教授的簡介及背景可瀏覽:http://www.phy.cuhk.edu.hk/people/teaching/rbyan.html 

相关话题/天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港大天文學家發現質量巨大行星狀星雲 突破已知領域界限
    1 / 3Play / Stop the slider圖片說明在恆星結束生命的末期,其外層的氣體殼經膨脹和被電離後,被強勁的恆星風向外吹送至太空,形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10-13
  • 天文學者在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系統 發現圍繞恒星轉動的新行星
    由加泰羅尼亞空間研究所和西班牙空間科學研究所 Ignasi Ribas博士帶領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當中包括來自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和物理系的李文愷博士,發現了一顆圍繞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運行的候選行星。巴納德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單星系統,其距離僅次於三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研究結果剛於今天(11月15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17
  • 港大太空研究實驗室參與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助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發現罕有毫秒脈衝星
    國家天文台被譽為「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由中國科學院帶領,包括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國家天文台被譽為「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首次發現一顆毫秒脈衝星,成果已獲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7-30
  • 中大天文学家揭示巨型恆星诞生之奥秘_香港中文大学
    二零一五年四月一日中大天文学家揭示巨型恆星诞生之奥秘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李华白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花了近十年时间,研究及观察形成巨型星体之星云,首次揭示星云中的磁场(magnetic fields)对星体的形成有不可或缺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获着名国际科学杂誌《自然》刊登,预计此研究成果将颠覆天文学界一贯以 ...
    香港中文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6-27
  • 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威廉•伯鲁先生于中大演讲_香港中文大学
    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威廉伯鲁先生于中大演讲2015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威廉伯鲁先生(William J Borucki)上週五(9月25日)亲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逸夫书院,以「开普勒计划-寻找银河中的外星生命」(Kepler Space Mission: ...
    香港中文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