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conference paper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 ( 现职)
李兆麟博士 (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 |
陈健荣先生 (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 |
全文
没有全文档案提供 |
其它资讯
摘要李行德、李嘉欣(2015)透过问卷调查形式,访问香港人对「数+量+名」结构的接受程度,从中发现香港粤语中[数+量+名]有演变成[数+量+「嘅」+名]的趋势。然而,参考该报告所引句例,我们发现大部分使用[数+量+「嘅」+名]结构的句子均是来自电台讨论时事、经济等语料(如: 香港电视宣布将会裁减三百二十个嘅员工);而问卷中的句子则大多为日常对话(如妹妹在家裏对爷爷说: 哥哥整咗一个饼盒 / 哥哥画咗两款嘅图案),结果显示受访者较接受[数+量+名]结构而非[数+量+「嘅」+名]结构。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一个问题:香港人对[数+量+「嘅」+名]结构的接受程度低,是因为香港粤语还没有完成由[数+量+名]演变成[数+量+「嘅」+名]的历时过程? 或者语体会影响香港人对句子的接受程度?
吕叔湘(1977[1992])、冯胜利(2010)等学者早已发现汉语存在着不同语体,Lee & Chan (2015)指粤语亦有正式与非正式语体,两者所涉及之词彙及语法均不尽相同。准此,我们尝试参考李行德、李嘉欣(2015)的研究方法,并加入正式语体,观察语体与香港人对多种句式的可接受程度是否相关。这些句式包括: 透过量词重叠来表达全量(如: 「句句都係假」意即「每句都是假的」,参考张洪年2007:344) ;表同指的[名+量+名]结构(如: 「你个衰仔」意即「You, the guy」,参考谢明燊、钱志安2015)等。
本文提出以下论点:(1) 诸如[数+量+「嘅」+名]等的句式于正式语体下的可接受程度较非正式语体高;(2) 而在非正式语体下,受访者较接受[名+量+名]等的句式;(3) 如果量词的正式度与量词句式的正式度不一致,句子的可接受程度会下降。
着者Chan Kin Wing Kevin, Lee Siu Lun
会议名称第二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
会议开始日12.12.2016
会议完结日13.12.2016
会议地点Macau
会议国家中国
出版年份2016
语言繁体中文
关键词[名+量+名]结构, [数+量+「嘅」+名]结构,量词,正式度, 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