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大太空所与德国航天局合办国际研讨会探讨城市基建结构健康监测的最新技术_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7-06-16

二零一七年二月六日
中大太空所与德国航天局合办国际研讨会
探讨城市基建结构健康监测的最新技术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太空所)与德国航天局日前合作举办国际研讨会,探讨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以监测城市基建结构健康的最新进展,以及研发与应用相关技术的重大挑战。研讨会由中大太空所所长林珲教授和德国航天局遥感研究所所长Richard Bamler教授共同主持,吸引了近百名来自中国内地、德国、义大利、荷兰、英国、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的学生和学者出席。

各项公用基础设施如机场和港口、公路和地铁、煤气管线和桥樑等,构成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基建结构有其生命週期,其稳定性还时常受到地质条件(土壤和岩石变化)和人为活动(地下/半地下工程)的影响。去年发生在日本福冈车站的塌陷事件,以及在各国城市中由于地面沉降导致的基础设施倒塌灾害,均向社会发出重大警号。历年来,珠江三角洲一带由地面沉降造成的损失已超过1千亿元人民币。

中大太空所所长林珲教授表示:「城市基建的健康关係到居民的安全,有关的安全隐患已成为各大城市的重大议事日程。由于城市基建体积大、覆盖广、使用率高、甚至结构複杂,常规的安全监测手段难以确保準确和及时。近十年来,国际社会开始应用卫星雷达遥感以快速监测城市基建,多个国家相继发射高解析度的雷达遥感卫星,科研机构亦投入资源开发相应的资料处理软件,使该技术的应用趋于成熟。」

InSA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藉由卫星运行轨道的重複性及固定性,将相同区域内,两组或多组不同时间获取的SAR影像资料进行精準的几何校正,再经干涉演算和分析以得到目标位置的地形地貌等情况。此技术可长时间监测大规模及高密度的陆地表面空间,而且无需在现有结构上添加任何工具,成本效益更高。随着InSAR技术日益成熟,在监测城市基建健康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研讨会上亦提出有关制订国际标準的建议,以增进各国科研团队的联繫。

InSAR技术是中大太空所的重点研究方向,其卫星遥感团队于1998年起开办相关的研究及培训课程,并于2002年开始进行相关的稳定性研究,并联同德国航天局于2012年举办了第一届雷达遥感基建监测的国际研讨会。此外,中大建造了香港首个高解析度雷达卫星遥感地面站、开发出中国首个InSAR资料处理的商业化软件、并开展一系列国际机场、地铁、高架公路、城市高楼及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服务试验,以及培养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获得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

中大太空所所长林珲教授致开幕辞。中大太空所所长林珲教授致开幕辞。

德国航天局遥感研究所所长Richard Bamler教授作主题演讲。德国航天局遥感研究所所长Richard Bamler教授作主题演讲。

「城市基础设施健康诊断的InSAR技术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合照。「城市基础设施健康诊断的InSAR技术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合照。


相关话题/城市 技术 遥感 健康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