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湘潭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繁楚

湘潭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06


曾繁楚导师主页

基本信息

姓名:曾繁楚
职称:
单位电话:189 7523 1002
电子信箱:zengfanchuxd@163.com;
办公室:C213
个人主页:http://daoshi.xtu.edu.cn/index.php?id=1634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PhD(理学博士,化学), 1990,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工学学士(应用化学),198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963年5月出生,1984-89留学英国,1989-92留学美国,1992-2011美国工业界工作,历任高级化学研究员、分析化学部经理、实验室和技术服务部经理、公司首席科技执行官等职,2011至今,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工程副教授。我们课题组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在固体制剂生物药剂学、药剂学和科学仪器方面。我们提出了活体与复杂、动态体系溶解理论,发明了微分溶出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利用系统工程功能分解方法原理,我们将一个复杂的体内溶解过程分解为药品本身的溶出性质和过程的溶解条件。这些性质(微分溶出函数和药品相关理化性质)一方面与产品的材料、配方和生产参数相连接,成为指导和引导产品开发及控制其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反映体内溶解条件的数学模型(rM模型),体内的一个溶解过程的速度可从体外测试的数据数值模拟。与药代动力学相连接,进一步的模型(rM/PK模型)预测制剂的药物动力学。我们的仪器测量药品的这些性质。我们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包括数学建模和流体力学分析(MATLAB、FLUENT、药动学软件、其它软件)、仪器分析(红外、拉曼、XRD、质谱、电镜、光学显微镜、HPLC、DSC、TGA、其它材料和药品理化性质测量)、仪器设计与制造(微分溶出仪)、药物产品和模型制剂设计(合作研究)和人体试验数据分析(合作研究)。我们正在逐步建立起一个由多学科、多人员、多单位、多部门和最终多国别参与的药物固体制剂生物药剂学新技术“产学研政”协同科研联盟。我们目前的合作者包括校内的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校外的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我们欢迎有制药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背景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我们的科研。我们欢迎同行们和同事们的合作。我们目前已获资助和已申请资助的课题: 1) 药物固体制剂在人或畜体体内的溶出和释放:基于工程原理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12QDZ08。湘潭大学人事处博士科研启动费。10万(1期)。2012-2017 2) 药物产品信息工程及关键技术开发。2012xk4065。湖南省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专家和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5万。2012-2014(1期)。 3) 固体制剂生物药剂学仪器1期样机研制和基础研究。已申请,待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万。2014-2017。课题组研究方向中制药工程方面部分重要参考文献:[1] Qiu Y, Chen Y, Zhang GGZ (eds). 2009. Developing Solid Oral Dosage Forms: Pharmaceu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Amsterdam-Boston: Academic Press. [2] 崔福德 2011. 药剂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朱盛山 2007. 药物制剂工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杨瑞虹 2010.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 [5] 唐燕辉 2006. 药物制剂生产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6] 潘卫三 2010. 工业药剂学(第二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7] Brittain HG (ed.) 2006. Spectroscopy of Pharmaceutical Solids. Taylor & Francis, New York, London [8] 梁文权主编 2007.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夏盖尔、吴幼玲、余炳灼原著,李安良、吴艳芬主译 2006. 应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10] Wagner JG, Pernarowski M. 1971. Biopharmaceutics and Relevant Pharmacokinetics. Hamilton, Ill.: Drug Intelligence Publications. [11] Chen ML, Shah V, Patnaik R, Adams W, Hussain A, Conner D, Mehta M, Malinowski H, Lazor J, Huang SM, Hare D, Lesko L, Sporn D, Williams R 2001. 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an FDA regulatory overview. Pharm Res 18(12):1645-50. [12] Dickinson PA, Lee WW, Stott PW, Townsend AI, Smart JP, Ghahramani P, Hammett T, Billett L, Behn S, Gibb RC, and Abrahamsson B 2008. Clinical Relevance of Dissolution Testing in Quality by Design. AAPS J. 10(2):380-90. [13] 谢沐风 2005. 改善溶出度评价方法,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6(7):447-451 [14] Zeng WB 2011. On Variability in Test Results of Current In Vitro Dissolution Tests. J. Pharm. Sci., 100(3):813-815. [15] Zeng WB 2010.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Solid Dosage Products and Apparatus for the Testing.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Application Ser. No. 12/821,359.

相关话题/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