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彭定光

湖南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13


彭定光,1963年2月出生,男,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研究生,哲学博士,教授,湖南省伦理学会理事,主讲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政治哲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伦理学基础理论、政治伦理学及德育理论,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读(政治教育)本科,获学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攻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获硕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攻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获博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在清华大学哲学系进修政治伦理学,1985年7月至1995年1月在湖南大学衡阳分校任教哲学,1995年1月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2年8月被评为教授,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等课题的研究,参与了1项国家重大招标项目、6项国家课题和8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发表了《论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等学术论文86篇,出版了《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等专著3部,参与撰写《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等著作或教材11部,荣获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5项。
一、主要著作
1.《理想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2.《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4.《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南工大出版社1995年;
5.《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中南工大出版社1996年;
6.《21世纪财经人才形象设计》,中南工大出版社1996年;
7.《道德建设工程》,湖南出版社1997年;
8.《思想道德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9.《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
13.《中国应用伦理学(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4.《思想道德修养》,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2004年;
15.《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大学诚信读本》,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年;
二、发表论文
(1)论自我意识在道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合著,本人排名第二;
(2)论个人利益的本质及其实现途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伦理学》1991年第1期全文复印;
(3)全国高校伦理学概论教学指导纲要研讨会述要,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独著;
(4)论道德知觉中的认同机制,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6期,合著,本人排名第一;
(5)高校伦理学教学研讨会综述,湖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独著;
(6)论道德人格的完善,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2期,独著;
(7)道德人格再认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独著;
(8)论儒家伦理思想内涵的价值目标,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增刊,独著;
(9)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论与儒家理想人格论的比较;湖湘论坛1993年第5期,独著;
(10)论荀子的欲望合理观,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增刊,独著;
(11)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也是道德调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独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1996年第1期复印;
(12)市场主体的逐利动力应该受到道德调控,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1期,独著;
(13)正视学生的需要,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增刊,独著;
(14)中国人群己价值取向的制约因素,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独著;
(15)工业文明:困境与出路,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独著;
(16)人生决策探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独著;
(17)西方道德危机的价值根源,湖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独著;
(18)当前我国个人主义现象存在的条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独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1998年第6期复印;
(19)市场经济道德的二重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独著;
(20)时代道德哲学的根本问题,求索1998年第3期,独著;
(21)计划经济伦理化的价值预设和历史命运,吉首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独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复印;
(22)论集体利益的内涵及其意义,南昌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独著,《哲学动态》1999年第12期摘要,《伦理学》文摘卡片2000年第一辑转载;
(2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之经济正义的体现,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独著;
(24)多元社会与正义共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独著,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3期摘要;
(25)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正义取向及其实现措施,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独著;
(26)论正义的整体利益原则,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摘要;
(27)论当代中国正义的特质,湘潭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独著;
(28)论对等原则——不平等的合理性限度,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独著;
(29)理想:审视现实的尺度,求索2002年第1期,独著;
(30)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1期,独著;
(31)发展观的演变与对发展的正义性的寻求,娄底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独著;
(32)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独著;
(33)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使命,湖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与唐凯麟;
(34)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可贵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7期,独著;
(35)论平等的根据,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独著;
(36)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3期,独著;
(37)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4期,合著;
(38)制度伦理:面向公共领域的伦理学时代主题,光明日报2003年9月2日;
(39)论政府管理道德,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独著;
(40)制度运行伦理: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独著;
(41)制度伦理:建构当代公共生活秩序的优先课题,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独著;
(42)平等:根据、限度与原则,中外政治哲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43)谈谈制度运行伦理,光明日报2004年9月28日;
(44)论市场经济的道德效应,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独著;
(45)关于公共目的实现的伦理思考,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6期,独著;
(46)论公共管理中不道德手段的生成与控制,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4期,独著;
(47)论政治伦理中的人权理念,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独著;
(48)权力的德性及道德使命,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6期,与唐士红合著;
(49)论政治诚信,中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独著;
(50)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前瞻,光明日报2006年2月7日;
(51)政治诚信的特征,光明日报2006年4月11日;
(52)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伦理基础,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独著;
(53)论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性,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4期,独著;
(54)论政府的道德责任,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独著;
(55)从李春华的先进事迹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6期,独著;
(56)论政治目的的道德定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独著;
(57)论政治伦理中的自由理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独著;
(58)论制度设计伦理,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独著;
(59)论政治道德的定位,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3期,独著;
(60)论法制诚信,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
(61)论政治伦理中的秩序理念,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2卷)2008年5月,独著;
(62)当代文化多元化境况下社会和谐的起始条件,多元文化与世界和谐——池田大作思想研究,2008年10月;
(63)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新华文摘2008年第24期转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独著;
(64)论清代官员的道德生活,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4期,独著;
(65)论清代家庭道德生活,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6期,独著;
(66)论政治的道德本性,《学思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2月;
(67)论政府的道德责任,伦理与文明(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7月;
(68)论清代医生的道德生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独著;
(69)论清代政治忠诚的对象和层次,文史博览2009年第6期,与彭军合著;
(70)论清朝政治制度安排中的道德生活,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6期,独著;
(71)论清代道德教育的两种实施方式,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独著;
(72)论清代士人的道德生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
(73)论清代民间慈善活动的三种类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与彭军、胡丽明合著;
(74)论清代乡村道德生活,文史博览2010年第6期,独著;
(75)论清代婚姻道德生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2011年第3期复印),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6期,独著;
(76)制度伦理与公共生活领域的塑造,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1期,独著;
(77)论制度伦理的立论基础,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独著;
(78)公民服从不正义法律的伦理考辨——兼析对不正义法律的道德矫正方式,社会科学家(CSSCI)2011年第2期,与张国平合著;(ISSN1002-3240,CN45-1008/C。P92-95,8900字)
(79)论现代中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优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保障制度》2012年第2期复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与彭军、胡丽明合著;
(80)论经济危机背后的道德危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2011年第10期复印),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独著;
(81)论清代城市公共道德生活,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6期,独著;
(82)论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2期,彭定光等著;
(83)论道德效力及其表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彭定光、申强杰、胡国平著;
(84)论清代道德生活的演变,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3期,独著;
(85)“三清”政治社会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感思,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1期,与唐凯麟合著;
(86)论清代道德生活的特点,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2期,独著;
(87)论考察正义的合理方法,2013年第2期,与刘灵合著;
(88)小康人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期,与李磊合著;
三、主持课题
1、社会的正义基础研究,01BZX043,国家级,立项单位:全国社科规划办,2001-2002年,资助金额5万元,已结项通过;
2、社会正义问题研究,湘宣字[2000]23号A091,省级,立项单位:湖南省社科规划办,2000-2001年,资助金额0.5万元,立项单位: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已结项通过;
3、当代理想问题研究,201005A,省级,立项单位: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2001-2002年,资助金额0.15万元,已结项通过;
4、政治伦理研究,湖南省社科规划领字[2003]7号03ZC04,省级,立项单位:湖南省社科规划办,2003-2005年,正在研究;
5、政治伦理研究,03C218,厅局级(一般项目),立项单位:湖南省教育厅,2003-2005年,资助金额0.5万元,正在研究;
6、清前期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03AZX006,国家级,立项单位:全国社科规划办,全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子课题;
7、寻找公共生活的道德基础――制度伦理研究,07A045,厅局级(重点项目),立项单位:湖南省教育厅,2007-2010年,资助金额3.8万元;
8、当代社会的制度伦理基础研究,09JD31,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2009-2012年,资助金额1.5万元;
9、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政府的道德责任及其限度研究,10AZX005,全国社科规划办,2010-2014年,资助金额20万元;
10、经济危机防控的政府道德责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20001,教育部社科司,2010-2013年,资助金额20万元;
1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子课题,课题批准号:12&ZD008,2012年4月-2016年3月;
四、主要获奖
1.《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一书(合著)获1997年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二等奖;
2.2002年获湖南省伦理学教材建设一等奖(参与);
3.《崇尚诚信 注重素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省教育厅,2004年11月,一等奖,排名第五;
4.《崇尚诚信 注重素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11月,一等奖,排名第五;
5.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2003-20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6.《大学诚信读本》一书获湖南省第十届(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四。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