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谭必友

湖南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13


谭必友,男,1968年2月生,土家族,湖南凤凰人。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学与人类学。
一、学术简历
1991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吉首大学任教。2003年9月考上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民族学家杨建新教授学习民族社会学,2006年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调入中南民族大学任教。2011年6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13年2月调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任教。
二、学术自述
1991年6月从事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以来,在《民族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在苗疆读历史”系列学术专著3部,主编(执行主编)大型学术文集《中国湘鄂渝黔边区研究》5部,《细节如何决定成败》等编著3部。“在苗疆读历史”之一《古村社会变迁——一个话语群的分析实验》(18万字,民族出版社,2005年)自出版以来,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有学者认为“话语群”概念的提出,为社会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苗疆读历史”之二《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34万字,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初版。2009年7月再版)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好评。“在苗疆读历史”之三《田野中的文化呈现——穿越文化浸洗的廪嘎人歌舞研究》(第一作者2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8月底登上新华书店畅销书周排行榜。“在苗疆读历史”系列学术著作始终以杨建新先生“各民族共创中华”的理论为学术指导,以中华大历史为背景,以各民族的主体性及其实践为主线,建构多民族社区的变迁轨迹。
三、主要学术论文
1.关于建构田野中国学的几点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2.19世纪湘西“苗疆”屯政与乡村社区新阶层的兴起,《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3.苗疆边墙与清代湘西民族事务的深层对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论现代民族学的语言学分析方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廪嘎人丧堂歌与古代薤露歌渊源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6.新时期民族文化动员与民族边界重构的动力——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动员为观察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7.湘西苗族历史上形成的国家认同图景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四、主持的主要课题
1.湖北省社科课题:新时期以来鄂西土家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互促进研究,2008年。
2.国家民委课题: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价值同构研究,2009年。
3.国家古籍办课题/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湘西苗疆民族史料集成,2009年/2010年。
4.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近三十年来湘西苗族国家认同变迁及新形势下的建构对策研究,2010年。
5.湖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武陵山民族文化进高校研究,2012年。

联系方式:tanbiyou@126.com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