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仁仁

湖南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13


陈仁仁(1975—),男,1995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基地班学习,十年攻读,于2005年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专著
《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37.6万字)(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成人之道》(15.8万字)(与唐凯麟先生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
《焚书续焚书校释》(60.8万字),岳麓书社2011年。
二、主要学术论文
1.《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24千字),《周易研究》2013年第4期。
2.《“圣”义及其观念溯源》(10千字),《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6期。
3.《船山易学哲学体系简论》(与萧汉明师合著)(12千字),《船山学刊》2011年第3期。
4.《庄子“内圣外王”思想的三种形态》(12千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思想的提出及其认识论意义》(10千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著名易学史家与中国哲学史家萧汉明先生学术述评》(13千字)(与唐琳合著),《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楚竹书〈周易〉“断辞类相异文句”分析与今古文本问题》(10千字),载丁四新、夏世华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四)》,武汉:崇文书局2010年12月。
8.《比卦异文解读》(1.3万字),《中国哲学史(季刊)》2010年第3期。
9.《〈老子〉“道统有无”辨》(1.2万字)(与唐凯麟先生合著),《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10.《〈易经〉“用”字试解》(10千字),《周易研究》2010年第2期。
11.《从启示神学到自然神学》(9千字),《南方论丛》2010年第1期。
12.《好乐能消板凳冷,探珠岂负累丸功——萧汉明教授学述》(3.1万字),载黄黎星等主编《黉门菊灿——萧汉明教授七秩华诞纪念文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
13.《建构易学的童年》(1.1万字),《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
14.《“阳三阴四说”考论》(1.2万字),《周易研究》2008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1期全文转载。
15.《论上博易特殊符号的类型与分布及其标识原则》(1万字),《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16.《从楚地出土易类文献看周易文本早期形态》(2.4万字),《周易研究》2007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9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5期转摘。
17.《论楚竹书周易特殊符号所体现的观念》(1万字),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18.The Legitimacy and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ISSN1097-1467) 2006(1), published by M.E. Sharpe Inc., Armonk New York, USA. (A&HCI刊物)
19.《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文字考释述要》(5千字),《考古与文物·2005年古文字论集(三)》。
20.《齐物·齐言·齐论——“齐物论”也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3期全文转载。
21.《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综述》,《周易研究》2005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10期全文转载。
22.《论〈苏氏易传〉的“卦合爻别”说》,《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23.《李鼎祚易学思想述评》,载刘大钧主编《大易集说》,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6月。
24.《〈东坡易传〉论“道”与“性”》,《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三、主持课题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简帛易学研究》。
已完成并结项的课题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子课题《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省社科基金项目《出土〈周易〉异文解读》、省教育厅项目《庄子内圣外王思想研究》、校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项目。
四、主要获奖
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
院教学十佳称号(2011)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