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是植物保护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化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等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农药学硕士点建立于1998年,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其中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7人(校外3人)。设有7个研究方向:1、生物农药的开发与应用;2、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3、除草剂与安全剂;4、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5、农药药理学与抗药性原理;6、农药商品管理与营销7、农药设计与合成。
本学位点学科领衔人廖晓兰教授是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明星。科研能力强,在学术上具有较高的造旨。
1、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现有“农药制剂加工与应用技术”和“生物农药及农药环境毒理”两个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其中“农药制剂加工与应用技术”方向人员有柏连阳、任新国、何可佳、周小毛,“生物农药及农药环境毒理”方向人员有廖晓兰、王国平、丁中、彭丽莎。
2、科研项目与经费 每位教师均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横向课题。教学和科研经费充足,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3、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7项,成功开发了7个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已被企业采用,累计推广了6000多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近五年来,学位点导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21篇,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3册。
在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研究与应用、农药环境毒理学等研究方面,本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八十年代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农药对泽蛙、蜘蛛的安全性研究,对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在继续深化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微乳剂、悬浮剂、缓释剂等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剂型,寻找增效作用显著、安全性好的增效剂,开发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并初步筛选出了一批有效的颇有应用前途的材料;在农药对水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的残留分析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科委资助课题3项,校级课题3项。近年来先后获省(部)级科学进步奖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与机理研究”项目在国内外率先提出除草剂混用对作物安全性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评价体系,于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方向还获得了省部级成果奖5项,成功开发了7个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已被企业采用,累计推广了6000多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研究生毕业后主要进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
标志性科研成果
1 新型高效广谱水田除草剂系列产品及应用研究
湖南省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一、二、三)
2 敌草强及其复合制剂研制
农业部199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七)
3 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
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三)
4 经济高效直播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湖南省教委199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一、二、三)
4 诱抗剂诱导水稻抗寒、抗病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湖南省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四、五)
5 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与机理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一、二、四)
6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2000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已申报省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一、二)
7 稻田蓄水防洪抗旱功能及作物生产防灾抗灾配套技术研究
湖南省199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四)
8 植保专业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研究与实践
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成员排名第二)
9 黄柠乳油的研究
1998年11月通过省计委鉴定,评价为国内首创
(本学科成员排名第二)
柏连阳简介
柏连阳,博士,1967年11月出生。教授,农药学专业硕士导师,植物病理学博士导师。
1988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植保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12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农学博士学位。2000年6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担任植物科技学院副院长,2001年6月任湖南农业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处处长,2003年12月担任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目前当选湖南省植保学会理事、湖南省植病学会理事、湖南省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是除草剂与安全剂;农药加工与应用;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
在水稻除草剂混合制剂以及植物源安全剂的的筛选具有显著的特色。“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与机理研究”项目在国内外率先提出除草剂混用对作物安全性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评价体系,于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方向还获得了省部级成果奖5项,成功开发了7个高效低毒的农药新产品,已被企业采用,累计推广了6000多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在继续深化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的基础上,研究微乳剂、悬浮剂、缓释剂等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剂型,寻找增效作用显著、安全性好的增效剂,开发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并初步筛选出了一批有效的颇有应用前途的材料,目前正对这些材料进行有效成分提取以及应用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已在新型制剂的加工与应用及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与特色。
联系方式:bly@hunau.net
主要论著目录:
1、天敌昆虫应用原理和方法,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3,10
2、甲黄隆分别与苄嘧黄隆、醚黄隆和吡醚黄隆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研究,农药学学报 2001,3(1)
3、35%丙·苄可湿性粉剂的研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
4、25%毒·唑磷乳油的研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0)
5、噻嗪酮、异丙威及其复配对水稻褐飞虱若虫联合作用测定,农药,2000(3)
主要学术成果:
1、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及机理研究,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经济高效直播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1999年度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3、新型广谱高效水田除草剂系列产品及应用研究,2000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甜菜夜蛾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技术研究,2001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廖晓兰简介
廖晓兰,博士,1962年2月生。教授,农药学硕士导师,植物病理学博士导师。
1983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1999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博士毕业。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明星。现为农药学学科硕士点领衔人。
研究方向是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
主要研究内容
1、稻田微生物与农药的关系
产甲烷细菌与甲烷氧化细菌是稻田重要微生物,对环境有重要意义。稻田长期施用农药可能对稻田微生物产生影响。研究稻田微生物与农药的关系,对稻田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2、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研究
生物防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是当今农作物病虫草防治研究的热点,而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草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法。
联系方式:DX70@sina.com
主要论著目录
1、廖晓兰,朱水芳等,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鉴定,微生物学报,2003,5
2、廖晓兰,朱水芳等,柑橘黄龙病病原16SrDNA克隆测序及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2(1)
3、植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鉴定方法的建立,植物病理学报,2002,32(4):362-367
4、《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ing Conference on tored-product Protection》 1:268-273
5、杂交水稻种子带菌与药剂筛选研究,《粮食贮藏》 2001.12
6、廖晓兰,罗宽等,油菜花上细菌的分离及其菌核菌的拮抗作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6(4):296-298
7、Huanghuang, liaoxiaolan, Integrated Plant and Domestic Fowls Farming SCOPE Open Executive Committee Meeting and Symposium: Promoting Eco-Developing Regions-Technolog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pril 14~18,2000
主要学术成果:
1、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1994年,湖南科技进步二等奖
2、稻田蓄水防洪抗旱功能及作物生产防灾配套技术研究,199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诱抗剂诱导水稻抗寒、抗病效果及其机制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何可佳简介
何可佳,硕士,1964年2月生。副教授,农药学硕士点导师。
1985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获农学学士,1991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起,任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湖南技术顾问。湖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农药应用技术
研究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农药对天敌的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2、农药市场营销
研究中国农药市场特点,根据不同农药特点,探索农药营销的方式。
主要论著目录:
1、何可佳等,湘莲腐败病防治研究,长江蔬菜.1997.000(003).-16-18
2、何可佳等,湖南烟草青枯病初侵染来源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023(003).-260-263
3、何可佳等,蔬菜肾状线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
4、何可佳等,烟草赤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023(005).-445-449
5、何可佳等,安克锰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福建农业科技.1999.000(002).-25-25
6、何可佳等,防治水稻害虫新药—锐劲特,湖南农业.2003.000(004).-15-15
主要研究成果:
1、植物性抗病抗寒诱导剂研究,2000年湖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烟草花叶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1997年湖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任新国简介
任新国,大学,1951年11月生。副教授,农药学硕士点导师。1979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
现为中国菌物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农药加工及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1、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在综合治理前提下,采用施用农药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危害,为农业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2、农药复配混用技术:在研究有害生物抗药性基础上,采用农药混合使用方法治理抗药性有害生物,并开发复配制剂。
联系方式:renxg-5@yahoo.com.cn
主要论著目录:
1、任新国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条件的初步研究,湖南农学院学报.1992.000(000).-121-129
3、任新国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技术研究,湖南农学院学报.1993.019(006).-591-599
4、任新国等,应用A蛋白夹心法(PAS—ELISA)检测感染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谷种传病过程.湖南农业科学.1993.000(006).-30-3.
5、任新国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血清型的初步研究,湖南农业科学.1994.000(001).-37-38
主要学术成果:
1、黄花菜叶斑病防治研究,1990年商业部科技进步四等奖
2、黄花菜叶枯病防治研究,1991年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1994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1994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新型广谱高效水田除草剂系列产品及应用研究,200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