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志希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16

胡志希

学院副院长
中医诊断研究所 副所长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学历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胡志希

  胡志希,男,医学博士,博士导师,教授,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湖南省实践教学优秀教师,湖南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湖南省中医诊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医诊断学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中医诊断学视频公开课负责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医诊断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会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术语审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湖南省精品课程复核评审专家,湖南、浙江、北京、河北、长春等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和科技奖励成果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病证本质与证治规律研究,在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成果获奖方面

  主持的“中医诊断学现代实验教学研究”,2004年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的“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主要参与的“中医诊断学研究教学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获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主持的“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的“脉图检测分析”,2004年获得第四届湖南省高校多媒体大奖赛三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的“计算机在中医诊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4年获得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主要参与的“冠心病中医证治研究”,2005年获得湖南省省中医药科研成果二等奖。

  2.科学研究方面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课题12项,厅局级课题6项。其中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早发GHD血瘀证与痰浊证的本质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联用的冠心病血瘀证个体化研究”(编号:**);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大鼠缺血心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影响”;主持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重点课题“早发CHD血瘀证MEF2A、ACE基因遗传特征研究”;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早发CHD血瘀证MEF2A、ACE基因遗传特征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冠心病血瘀证与APOE、FⅦ、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参与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养心通脉方有效部位配伍促缺血心肌血管生成机理的研究”。发表了学术论文74篇,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28次。多次在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其中,2010年在香港参加国际中医信息学大会,论文在大会交流。

  3.教学研究方面:

  主持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主持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研制了实验教学仪器“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并运用于面部色诊的实验教学之中;主持了2006、2008、2011三次全国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并取得优异成绩;2009年应邀公派去新加坡中医学院进行国际交流讲学2个月,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主编《中医诊断学临床技能实训》、《中医诊断技法教程》等;副主编人卫版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及《新编中医学概论》等;参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诊断学》等各类教材16本。

  4.近5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5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10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5项)。

(1)近5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中医研究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探索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2015
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编号:2011-181)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2013
《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研究国家重点学科教学研究项目2010-2015
基于光电血流容积中医面诊临床研究(编号:ZD200701)中医诊断重点学科资助项目2013-2014
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2006-98)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7-2010
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XJK06AXJ001)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2006-2011
(2)教学研究论文

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中医诊断学临床技能实训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医学信息2013,26(2):27-28
卓越中医师现代培养模式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3,26(4):12
数字化中医诊断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134-137
研究型教学在《中医诊断学》中应用探讨中医药导报20122,18(6):122-124
The study of photoelectric facial blood flow volume Characteeristic of heart blood stsis syndrome in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it and TXB2, 6-K-PGF1α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 formatics & Biomedicine, hk/BIBM201:686-689
中医诊断学临床技能实训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全国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汇编,北京2010,432-437
中医学是整体动能态医学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52
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氧合血红蛋白的相关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9(2):44-46
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与痰浊证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NO/ET的检测分析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2009,16(3):19-21
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GMP-140含量的相关研究全国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银川:2011,385-389
(3)教学表彰/奖励

成果名称授奖部门奖励级别时间
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育厅省级一等奖2010.08
普通高等中医院校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折构建与实践湖南省教育厅省级一等奖2009.04
中医诊断学“研究教学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湖南省教育厅省级三等奖2009.04
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中医学院省级一等奖2008.06
湖南省优秀教师(实验)湖南省教育厅省级2012.05
湖南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2012.08


  5.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5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不超过5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5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所起起作用
早发CHD血瘀证MEF2A、ACE基因遗传特征研究,编号:11K049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重点课题2011-2014主持
早发CHD血瘀证MEF2A、ACE基因遗传特征研究,编号:11JJ608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2013主持
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XJ06AXJ001省教科院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7-2011主持
早发CHD血瘀证与痰浊证的本质研究,编号:06JJ2002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006-2009主持
基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联用的冠心病血瘀证个体化研究,编号:**国家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3-2015排第2
(2)近五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

题目刊物名称时间署名次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对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515-5181
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85-881
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氧合血红蛋白相关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2):44-461
早发冠心病血瘀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及与NO/ET的检测分析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19-211
66例早发冠心病血瘀证脉图检测分析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9-111


(3)近5年来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次序时间
湖南省(实践)教学优秀教师、湖南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湖南省教育厅12012.06
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厅22010.08
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厅12008.06
中医诊断学现代实验教学研究;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厅12004.10
脉图检测分析;省教育厅第四届高校多媒体大奖赛;三等奖湖南省教育厅12004.10


相关话题/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