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国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16

赵国荣

温病学说教研室 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学历
赵国荣, 女,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国家教育部公派赴捷克首都布拉格查理大学第三医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历任湖南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国家肝病中医临床中心副主任,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一直从事中医内科、感染科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十余项,主编,副主编专业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从事中医高等教育及医疗30余年,发挥中医全科医学临床优势,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急慢性肝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胃炎、肠炎、代谢性疾病(高血糖、高血脂、痛风等)、退行性变(骨质疏松、腰颈椎痛等)及内科疑难杂症。研究方向:一、温病经典理论科学内涵研究及临床运用 二、温病经方防治肝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1995年以来培养硕士研究生28人。

主要著作
1、《温病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9 主编
2、《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 编委
3、《温病学说研究》硕士研究生教材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10 编委
4、《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5年制、七年制中医院校本科生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8 副主编
5、《现代中医肝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 编委
6、《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 编委
7、《中西医结合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8 副主编
8、《温病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编委
9、《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 编委
10、《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 副主编
11、《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8 副主编
12、《中医经典精讲》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 副主编
13、《现代中医疫病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 副主编
14、《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8月 编委
15、《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传染科分册》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3主编

主要成果
获奖
1、“清肠1号片治疗急性胃肠炎,菌痢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获1993年度湖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排名第3
2、“中医医典著作自考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2000年湖南中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4
3、《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获2003年湖南中医学院特等奖。排名2
4、“肺卫证”与肺相关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获2009年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

课题
1、“清肠1号片治疗急性胃肠炎、菌痢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湖南省卫生厅中医局资助 1990-1992
2、甘露消毒丹抗柯萨奇病毒作用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993-1995
3、不同疏肝方及其配伍活血药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影响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 1991-1999
4、清热化湿三方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影响的对比研究湖南省卫生厅中医局资助 1998-2000
5、清热解毒化浊片对BSA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疗效机理研究 湖南省卫生厅中医局资助 2000-2002
6、“肺卫证”与肺相关活性物质关系研究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01-2003
7、中医经典著作辩证思维方法与临床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 2004-2006
8、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辩证规范及疗效评价的研究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06-2007
9、清热解毒化浊片治疗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及机理研究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 湘科计字 2006-2007
10、中捷合作项目-中医内外兼治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 湖南省科技厅 2009.7-2011.7
11、哲学认识论、方法论与中医温病临床思维应用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 2008-2009
12、穴位敷贴疗法防治或减轻支气管哮喘发作临床应用 科技部 2007-2009
13、卫分证与促炎/抗炎因子失衡病机关系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2007-2008

主要论文
1、温病病因辨证的物质基础 湖南中医杂志1986,(6):7-9
2、黄芩滑石汤祛湿热畅中焦机理的实验研究 湖南中医杂志1993.9(1):50-52
3、伏邪概念的逻辑思考 中医杂志1997,38(7):393-396
4、辨证治疗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295例疗效分析 湖南中医杂志1998,14(1):11-12
5、乙肝病毒感染与肾损害的关系19例临床分析 湖南中医杂志 1998,14(6):12
6、药源性重度肝损害2例治验 陕西中医1998,14(6):12
7、甘露消毒丹对柯萨奇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737-740
8、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中医杂志1999,40(1):9-11
9、甘露消毒丹对小鼠IFN、NK及IL-2影响的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9-11
10、从黄芩滑石汤功效剖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及联系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4):61-65
11、 四逆散、逍遥散及其配伍丹参或桃仁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影响的对比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4):9-11
12、 温病学教学刍议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0):20-21
13、 清热化湿三方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对比观察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2):18-21
14、 四逆散及其加丹参、桃仁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CIC、ALT、TXB2/6-Keto-PGF1α的影响 湖南中医杂志2000,16(2):55-56
15、病毒性肝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概况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5):12-14
16、常见病处方用药特点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2,1(5):61-62
17、清热解毒化浊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疗效的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6):33-35
18、不同剂量清热解毒化浊片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1):23-25
19、“肺卫失宣”与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24(1):38-40
20、 肺卫理论与肺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中医杂志2004,45(3):165-166
21、肺卫失宣与血管活性肠肽及血栓素B2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33-336
22、清热解毒化浊片,疏肝理脾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相同证型影响的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0):9-11
23、卫分证与气分证、营分证IL-6、IL-10变化规律对比研究 新中医2005,6(6):19-21
24、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问题探讨 中医杂志2006.6,47增刊
25、理脾护肝调脂丸对高血脂症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肝脏脂质和肝脏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医研究2007.9,20(9)
26、乙型肝炎疗效评价标准现状及分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4,29(2)
27、 IL-1β、IL-6、IL-10变化规律与温病营分证病机关系研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5,16(5)
28、类比法在形成温病病因与发病理论中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28(2)
29、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损害、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30(5)
30、卫分证、气分证IL-6、IL-10的表达规律与异病同治物质基础研究 湖南中医杂志2010.5,26(3)
31、清热解毒化浊片对病毒性肝炎肝损害疗效观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7,30(7)
32、理脾护肝调脂丸对小鼠胃肠运动影响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7,28(7)
33、从吴鞠通《温病条辨》看类比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通报2010.8,9(4)
34、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31(3)
35、理脾护肝调脂丸对脂肪肝大鼠肝脏MDA、SOD影响的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6,17(11)
36、内毒素血症兔症状、体征动态变化与卫气营血辨证及传变相关性的研究 中医杂志2011.8,52(15)
37、 探讨内毒素血症复制卫气营血辨证可能性的实验体会 中医药信息2011.9,28(5)
38、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4):142-143

相关话题/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