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背景
1998/09– 2002/06,长沙交通学院,土木工程,本科;
2003/09– 2006/06,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
2002/09– 2006/12,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
二、 目前研究领域或主要研究方向
结构动力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结构随机振动。
三、 已完成或已在承担的主要课题
项目类别、批准号、名称、研究起止年月、获资助金额、项目状态、主持或参加。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能耗的RC滞变结构随机响应信息非完备的动力可靠度研究、2012/01-2014/12、25万元、已结题、主持。
2、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5, 2015CB057705、特大跨桥梁安全评定、2015/01-2019/08、576万元、在研、参与。
3、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201419、基于全寿命低碳理念的高速公路建造技术及应用研究、2014/06-2017/06、115万元、在研、参与。
4、桥梁工程安全控制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基金项目,12KC03、基于响应矩变换的无限自由度体系动力可靠度研究、2012/01-2013/12、1万元、已结题、主持;
5、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201016、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技术研究、2010/01-2013/12、90万元、已结题、参与;
6、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09K068、基于结构动力可靠性的桥梁减隔震研究、2009/01-2011/12、5万元、已结题、参与;
7、桥梁工程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项目,09KA02、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2009/01-2010/06、1万元、已结题、主持。
8、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5C0053、高地震烈度区服役桥梁结构抗震可靠度评估理论、2015/09-2016/08、1万元、在研、主持。
9、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创新性项目,有损伤RC复杂混联非线性结构抗震可靠性研究、2015-2017、4万元,在研,主持。
10、“现代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先进建养技术”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桥梁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2014/01-2017/12,100万,在研,参与。
四、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
五、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 张振浩, 杨伟军. 钢筋混凝土圆管式空心板塑性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 工业建筑,2012,42(6):45-54.
[2] 张振浩,杨伟军. 基于复振型分解的多自由度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32(3):8-15.
[3] 张振浩,杨伟军.非线性体系动力可靠性分析的等效Duffing体系法.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3):70-75.
[4] 张振浩, 杨伟军. 考虑管参与工作的圆管式空心板截面承载力试验与理论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2012, 29(6):68-74.
[5] 张振浩, 杨伟军. 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空间结构, 2012,18(4):54-65.
[6] 杨伟军, 张振浩. 基于连续 Markov 过程首超时间概率分析的结构动力可靠性研究. 工程力学,2011,28(7):124-129.
[7] 杨伟军, 张振浩,禹慧. 钢框架基于随机反应分析复模态法的抗震可靠度研究. 世界地震工程,2011,27(1):191-198.
[8] Zhenhao Zhang, Weijun Yang. Seis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bridge base on the maximum earthquake respons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204-208, p 2653-2657, 2012.
[9] Zhenhao Zhang, Weijun Yang, Zhigang He. Experiment and theory study o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ubular hollow continuous slab.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204-208, p 782-785, 2012.
[10] 张振浩,杨伟军.基于复模态随机响应的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可靠度分析.桥梁建设,2014,44(1):69-75.
[11] 张振浩,王丹,王俊人,张鹤冥,程歆琛.基于静力可靠度理论的结构抗震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工程建设,2014,46(4):1-4.
[12] Zhen-hao Zhang, Yi-kui Tang and Lei-jun Wei.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ubular Cored Slab. The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14.
[13] 杨伟军,张振浩.GBF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分析:中外公路,2009,29(2),141-144.
[14] 杨伟军,张振浩,麦高波.钢筋混凝土蜂巢芯楼盖与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的试验对比研究.建筑结构,2010,40(4):107-110.
[15] 杨伟军,张振浩,刘赪炜.加劲肋空心管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0,40(9):41-47.
[16] 杨伟军,张振浩,林立.基于破坏指标界限值的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1):77-83.
[17] Wei-Jun Yang , Zhen-Hao Zhang , Chen-Wei Liu, and Ze-You Qiu. Experimental Study on Simply Supported Slab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iffening Ribbed Hollow Pipe Girderless Floor.
[18] Yang Weijun, Zhang Zhenhao, Jiang Yaohua. Full-scale Test Stud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Corner Columns Supported Honeycombed-core Hollow Floor.
[19] Wei-Jun Yang, Zhen-Hao Zhang, Chen-Wei Liu.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Stiffening-ribbed-hollow-pipe Cast-in 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Girderless Floor.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09, 3(3): 59-69.
[20] Zhenhao Zhang, Weijun Yang. Seis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ingle-degree-of-freedom system when structural response is with markov property.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204-208, p 2690-2693, 2012.
[21] Chengtie Tang,Zhenhao Zhang,Zhigang He. Research Summary of Bridge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Evaluation Method.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209-211, p1402-1405, 2012.
[22] ZHANG Zhenhao、WUI Leijun、YANG Weijun、CHEN Weichao. Spac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ubular Hollow Slab Based on ANSYS. Spatial Structures,录用待刊.
[23] 张振浩、隗磊军、杨伟军. 多点非一致激励下钢筋混凝土梁桥弹塑性抗震可靠度分析. 世界地震工程,录用待刊.
六、 所获学术荣誉及学术影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