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姓名 | 罗传伟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43.10 | 毕业学校 | 解放军外院 |
| 毕业时间 | 1967.7 | 学历 | 本科 | 学位 | 学士 | 职称 | 教授 |
| 职务 | 教研室主任 | 研究方向 | 日本国语学,跨过文化交际学 | ||||
| 担任主要课程 | 日语精读,日本文化,外贸洽谈,大学日语,研究生日语 | ||||||
科研成果
| 论文或著作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功能意念法与外国语教育(独作) | 日本.岗山大学《国文论稿》第21号 | 1993年5月 |
| 日语的特色及其与日本文化的关联(独作)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6年 第四期 |
| 论日本文化在形容词中的渗透(独作) | 《外语研究》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 1997年 第二期 |
| 形容词的语音结构新探(独作) |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大学 | 1997年 第三期 |
| 关于工段形容词的消失(独作)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7年 第三期 |
| 关于假形容词语音结构的几个问题(独作) | 《日与学习语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1997年 第二期 |
| 自然环境与日本语言(独作) |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大学 | 1998年 第八期 |
| 日语语音的表意功能(独作) | 《外语研究》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 1998年 第三期 |
| 析“音读”与“训读”的音素差异(独作)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8年 第四期 |
| 关于流行语的研究及启示(独作) | 《日与教学与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0年 第一期 |
| 跨文化交际及语言表达表态方式的差异(独作)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年 第一期 |
| 语篇中的“双重规则”及价值取向(独作)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年 第六期 |
| 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独作)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2年 第三期 |
| 《家庭教养与儿童心理》(译著)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1989年7月 |
| 《交际日语》(独作)35万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3年8月 |
| 《日语听能步步高》(主编著)25万字 | 香港迅通出版社 | 1995年1月 |
| 《日本人与日本语》(主编著)25万字 | 香港新华彩印出版社 | 2000年8月 |
| 《当代英美新流行语》(主编著)25万字 | 香港新华彩印出版社 | 2001年10月 |
| 《日本语言与传统文化》(编著者之一)30万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年11月 |
主要奖励
| 获奖项目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功能竟念与日语教学研究 | 河南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独自完成) | 1997年8月 |
| 专著《交际日语〉 | 河南省“科技研究三等奖”(独自完成) | 1994年9月 |
| 论文《关于工段形容词的消逝》 | 河南省“优秀论文二等奖”省教委(独自完成) | 1998年9月 |
| 《语篇中的“双重规则”及价值取向》 |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独自完成) | 2002年9月 |
科研结项
| 现代日语的传统文化因素研究 | 国家社科规划办 | 98年立项 2002年结项(第二参加人) |
| 英、汉、日语的流行语研究 | 河南省社科规划办 | 99年12与立项 2002年3于通过鉴定结项(主持人) |
在研项目
| 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 | 河南科技大学 |
| 日语会话原则研究 | 河南科技大学 |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