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时代楷模|刘永坦:为海疆“永坦” 铸造千里慧眼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04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9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刘永坦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新闻网今日刊发刘永坦同志先进事迹,号召全体师生,以英雄模范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刘永坦:为海疆“永坦” 铸造千里慧眼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他幼年目睹山河破碎,在家国蒙难中萌生爱国心、强国志,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他一生致力于我国雷达事业发展,带领团队成功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培育凝聚了一支掌握海防科技主动权的战略创新力量,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
雷达被称为现代战争中的“千里眼”,对战争的进程和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2018年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时,刘永坦——这个名字才广为人知,新体制雷达这项研究才揭开了面纱。
刘永坦,1936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20年8月,刘永坦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国家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85岁的刘永坦说。

刘永坦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体制雷达有多重要?
“雷达相当于人的眼睛,你能看多远才能说保护你的海岸线和海域有多远。”刘永坦介绍,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九,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但当时能有效监测的范围不到20%,“大部分看不到、管辖不到,别人进入我们的海域,比如到岛礁捕鱼、勘探石油、建立钻井平台等,或者敌方目标进来,我们都不知道。”
作为新体制雷达的杰出代表,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HFSWR)利用高频电磁波沿海面绕射传播的特性,可实现对数百公里之外的海面舰船目标和超低空飞行目标进行超视距探测。具有“看得远、捕得快、跟得牢”的特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已开始研发超视距雷达,与苏联和美国几乎同时。苏联和美国在冷战结束前已经建成首批可实际运行的雷达样机,但中国项目因技术基础薄弱、国外技术封锁等原因未能取得成功。
1981年从海外留学进修归来后,45岁的刘永坦开始向中国的科研“无人区”进军。
“没有电脑,一页稿纸300字,报告手写了700多页,写废的纸摞一起就有半米高。”团队首批骨干成员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宁回忆说,刘永坦带着他们没日没夜地写了几个月,一直写到手指发麻、手腕酸痛,连鸡蛋都捏不住。

刘永坦(前)与团队在现场研究雷达技术
10个月后,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出炉。1989年,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建成,1991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2015年刘永坦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1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攻克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让我国海域可监控预警范围从不足20%达到全覆盖。
而随着中国远距离海上防御力量的部署,建设海上机动超视距雷达,是保障侦测远离中国海岸目标的重中之重。
伯乐的“梦之队”
在诸多的身份称谓里,刘永坦更喜欢“老师”这个身份,而他从教生涯也长达60年。在一直致力的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他先后讲授过专业数学、电工基础等10多门课程。
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刘永坦在自己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起了一支“雷达铁军”,带出了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梦之队”。
“坚持你的理念,努力实践,克服途中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刘永坦培养研究生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
对于团队成员和学生,他从来不“许愿”,却总是尽己所能地去观察、去爱护、去培养。他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不仅使8人破格晋升教授,同时还使团队中出色的青年教师被评为“航天十佳青年”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刘永坦(左二)与团队在探讨雷达技术
“必须志存高远,大胆创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攻占世界前沿高地,打败那些科研实践中遇到的‘拦路虎’;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一步一步达到光辉的顶点。”刘永坦常说,创新跟学风联系最密切,不能模棱两可做事情,必须严格。只有做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学懂了、弄透了,才能法无定法,不拘一格去创新。
迄今为止,他已培养研究生80多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40多人,其中不乏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和国家级专家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他的很多学生已成为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2020年8月,刘永坦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哈工大,助力学校培养人才。今年9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本科“永坦班”迎来第一批“00后”新生。
大侠与慈父
在同事和学生们眼中,刘永坦是个子高大,能点燃每个人“内核”的大侠“坦院士”,而“燃着一把火”的大侠背后,是家人默默的支撑。
走进刘永坦的家中,看不到豪华家具,最多的就是各类书籍和科研资料。书房里,一块闪闪发光、刻有“金婚之喜”的银盘,赫然与那些奖章并列摆放着。那是2010年11月,学校送给刘永坦与冯秉瑞这对哈工大“科学伉俪”相伴50周年的礼物。

刘永坦在家中看书
1953年,刘永坦、冯秉瑞二人共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随后留校任教。婚后,刘永坦长期在野外实验,妻子一人撑着整个家。本可以站在讲台上,刘永坦却到偏僻落后的海边一年又一年,送走了青春,如今已是皓首老者,“我们那代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追求。”刘永坦永远记得父亲说的那句话,不管将来学什么专业,都要多为国家干点事。
儿子刘兴钊在父亲刘永坦的影响下,也从事了雷达研究。一生多数时光给了雷达研究的刘永坦,教给了儿子最重要的一课,对学术的追求不是简单地“为发表而写论文”“为评职称汲汲努力”,而是要做出真正有用的研究,怎样对国家有利,就怎样去做。
相关话题/院士 技术 人才 培养 创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校多项科技成果荣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近日,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1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其中“木质纤维素气凝胶的构建、调控及功能化机制”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校继2018年以来,连续四届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基础领域研究,突出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主建的林业智能装备创新高地即将启动建设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加快林业装备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成立林业智能装备创新高地。9月13日下午,林业智能装备创新高地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我校综合楼808会议室举行,我校作为主建单位即将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作品获第一届全国研究生植物次生代谢主题Poster大赛创新优胜单项奖
    近日,第一届全国研究生植物次生代谢主题Poster大赛(Postercontestofplantsecondarymetabolism,POMP)落下帷幕。本届大赛的主办单位为陕西省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大赛的主旨是围绕植物次生代谢这一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牵头成立北方森林生态保护与利用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7月19日,我校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之碳中和与生态产业价值实现论坛暨北方森林生态保护与利用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揭牌仪式在经济管理学院顺利举行。北方森林生态保护与利用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赵雨森教授,联盟秘书长黄颖利教授出席会议。活动仪式由经济管理学院牵头,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喜讯| 我校青年教师张兴丽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一等奖
    7月9日-11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在南通大学举办,来自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全国100多所高校共196名工程图学及机械类课程青年骨干教师同台竞技,参赛人数达到历届竞赛之最。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兴丽副教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第六届黑龙江省“GAM杯”(材料类·化工类) 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我校落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争创一流的精神。7月3日下午,由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和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黑龙江省“GAM杯”(材料类·化工类)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我校工程楼604室隆重举行。来自黑龙江省各高校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举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及林业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7月8日,我校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在杭州市富阳区举行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部主任林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杰出校友王洪学为我校青年教师做科技创新专场报告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育部青蓝工程实施计划,发挥杰出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搭建杰出校友与母校师生近距离交流的平台,学校关工委主办了第三届“杰出校友回母校”活动。7月9日下午,首场杰出校友报告会在成栋楼四楼举办,学校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文斌,学校青年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科研团队在能源转换材料与应用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贾涛副教授、赵修华教授团队在能源转换材料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期刊《Adv.Funct.Mater.》(IF=18.808,JCRQ1Top期刊)、《Chem.Eng.J.》(IF=13.273,JCRQ1Top期刊)、《J.Mater.Chem.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
  • 我校多项科技成果荣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近日,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1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其中“木质纤维素气凝胶的构建、调控及功能化机制”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首个自然科学一等奖,也是我校继2018年以来,连续四届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近年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