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酬勤传喜报,不负韶华终有成。近年来,学校团委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全方位育人新模式,精细打造了“阵地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引领”的志愿服务工作四化工程。依托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不断发掘、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大学生无偿献血”“保护母亲河”“牵手关爱”“金晖助老”等活动,形成了特色的志愿服务成果。在志愿服务工作的具体开展中,学校团委启动实施了“厚植绿色,美化家园”“传承红色,争当先锋”“擦亮金色,打造品牌”“提升底色,创新载体”“守护古色,敬老爱幼”的志愿服务“五彩行动”计划,进一步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季季有色彩、月月有总结”的特色和亮点。
攀登志愿服务高峰的艰难路途中,佳大无数“青小志”执着坚守,始终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志愿故事,为实现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从0到1”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从0到1的创新与突破
项目,从“无人问津”到“崭露头角”。“暖语计划”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志愿服务项目的前身是“众博合扶贫助残项目”。该项目主要以解决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稀缺、心智成长发展不全面以及思维落后等问题为出发点,以STEAM教育为核心,打造了独树一帜的符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创意教育课程体系。然而,在项目团队成立之初,面对着成员数量不足、学校资源缺乏、活动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让团队当时提出的“走出龙江、放眼全国”的口号,看起来像一个不切实际的笑话。不过,不经历寒冬怎知春天的温暖,经过团队成员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团队从过去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从当初的定点帮扶校园周边到今日的辐射覆盖两市三区,从昔日拾遗补缺的“小角色”,成长为如今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先锋。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记录了他们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心路历程,也为项目在自我重塑中的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比赛,从“无中生有”到“点石成金”。2019年12月5日,我校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成功举行,拉开了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崭新的一页。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不仅在“无中生有”中闯出了一条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更重要的是各参赛项目通过全校师生的“把脉问诊”和“精准开方”,为备战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提升了实力、积蓄了力量。而此次大赛的一等奖,“暖语计划”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项目不仅通过展示答辩重新挖掘了需求痛点,依托学科专业再次梳理了核心优势,同时借助师生的力量,补充了阿里三小时、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以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者基金会等平台资源,形成了“暖语计划”“启语聋儿”“自然课堂”“七彩假期”“春日限定”“乡伴童行”等品牌活动,逐步实现了教育领域方向的“脱贫攻坚”。



获奖,从“无人知晓”到“脱颖而出”。2020年10月12日,黑龙江共青团官方网站公布了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名单,我校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得主“暖语计划”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银奖。对于已经荣获过全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阿里“三小时”全国30强等诸多荣誉的这支项目团队来说,此次获奖只是在团队荣誉簿上的再次“锦上添花”。然而,对于学校来讲,此次获奖不仅实现了我校在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项中“零”的突破,更是展现了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从0到1”这一段最艰难、最漫长的修炼提升之路,我校依然在大步流星奋勇前行,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经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逐渐“脱颖而出”。


从1到N的裂变与延展
“裂变”一词,本意是指原子核的分裂,最为公众所知的是某些重元素,如铀和钚,在发生裂变反应时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尤其需要裂变效应,让每一位青年志愿者成为身边的榜样,带动身边人成为参与者,让志愿服务走向全校青年学生。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如今,我校志愿服务工作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如何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这不仅是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常态的时代之问,而这同样也是《佳木斯大学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应运而生的佳大之答。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校将通过制定《佳木斯大学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向“项目”转变,提升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使命感。以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孵化平台,进一步开拓思路,极大延伸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逐渐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为一种校园时尚、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
后记
10月28日,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终评入围名单公示,我校“暖语计划”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国赛的二十支团队之一,团队成员肩上承担的压力之大、承载的期望之深可想而知。为了赶在11月初完成视频展示、PPT制作等参评材料,项目组成员每天都在学院加班到很晚才离开。时值秋冬,夜色已晚,路灯下草坪厚重深沉,但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一股力量正在蓬勃生长。
(团委供稿) (责任编辑 逄丽颖)